楚天都市报1月7日讯(记者高伟 通讯员安娇姣 佘海艳 梅闻)“今年的年货会更像是‘缩小版’的农博会,不仅价格实在,而且品种齐全!”荆州市民裴女士一边吃着松滋豆皮,一边向记者展示着她的收获。
5日,在湖北荆州关公义园第五届“荆州味道”年货会现场,大米现场蒸煮、鱼糕现场制作、商家卖力吆喝、市民排队抢购、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一派火热景象。大米、鱼糕、蔬菜、水产品、腊制品、酱料、零食等商品应有尽有,181家参展商家为市民带来一站式购买年货的便利体验。
走进年货会现场,各种荆州传统美食散发的香味扑鼻而来,松滋豆皮、洪湖大闸蟹等农特产品一应俱全,满足市民一站式购齐丰富年货。展区一侧,荆州最大猪肉铺、扶贫对接产品专区人头攒动,蒸煮荆州大米、制作荆州鱼糕的区域更是摩肩接踵,市民们拎着大包小包流连于各个展位,现场交易十分火爆。
看着猪肉品种齐全、价格实惠、质量又有保障,市民李翠娥心动地购买了2斤土猪排骨和2斤土猪后腿肉,总共花费140元。她告诉记者,土猪肉又香又有嚼劲,要不是家里已备足了香肠、腊肉等年货,她还能再买一些。
正在现场卖力吆喝的松滋市永利生猪产销专业合作社相关负责人说:“土猪一般一年才能出栏,一头猪400斤左右,今天带来了5头,2小时已卖出快2头。”
食材满足的不仅仅是舌尖上的味觉,还寄托着食客最真挚的情感。元旦刚从天津回来的徐女士,一大早便带着家人来赶集。“我是一直都有关注年货会,前几届我都来了,今天赶过来买了公安牛肉、依顺鱼糕、刘备鸭、沙市豆瓣酱、豆腐乳等产品,一共花了580元钱。”徐女士掂着满满三袋食品笑得合不拢嘴,她说,“一道菜、一份情,家乡的美食总有一种特别的味道,让人最熟悉,最怀念。”
“罐装的留在自己家吃,袋装的我寄给在北京工作的弟弟。”在公安东南醇展位,彭晓琪拎着刚买的罐装、袋装牛肉制品笑着说,“对我们姐弟俩来说,公安的牛肉就是一缕乡愁,无论我们生活在哪里,都记在心头。”6年前,彭晓琪从公安嫁到沙市,4年前,弟弟留在北京发展,两人回公安的机会少了,但每次吃上地道的公安牛肉就特别开心。
荆州区纪山米、沙市豆瓣酱、松滋鸡、石首笔架鱼肚……同公安牛肉一样,许多带着地域特色的农产品让身在异乡的荆州人牵肠挂肚,这正在他们心中的“荆州味道”。
“荆州是鱼米之乡,大米和鱼糕能代表荆州农业形象。”荆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黄君介绍,希望通过在年货会上开展荆州大米、荆州鱼糕评选活动,推动这两大产业快速发展壮大,引领和带动全市其他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
近年来,随着年货会的人气越来越旺,“荆州味道”农产品已成为荆州市民节日和日常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打进了武汉、北京等地市场。为推动“荆州味道”品牌建设,荆州市农业农村局重新设计“荆州味道”整体形象,开展品牌宣传语征集和版权保护工作,制订“荆州味道”品牌建设方案,升级版的“荆州味道”全新形象也亮相本届年货会。
“本届年货会上,扶贫与年货采购相结合,也是我们在消费扶贫领域的一大创新。”黄君说,市农业农村局优选140 多个优质农产品,联合市总工会发出消费本地特色农产品的倡议,年货会现场还设置扶贫对接产品专区,以引起全社会对农业产业扶贫的关注,积极消费扶贫农产品,促进农民持续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