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政务频道

[竞进提质 解读“法制湖北”]让六千万人享受公平正义

发布时间:2013-01-10 07:36:19来源:SRC-13

  让法治成为一种习惯

  【关键词】全民守法

  【百姓心声】在一家凉菜店打工3月的小王,由于一次过失,店主将其辞退分文报酬未给。由于未签劳动合同,小王自觉求助无门,放弃权利主张。“现在看来,要是当时多掌握点法律知识,就不会吃这个亏了。”

  【《意见》摘登】开展“源头普法工程”建设,探索将法律知识纳入中小学教学内容。采取以案说法等形式和利用手机网络、微博等新兴媒体广泛开展法制宣传。

  【解读】全社会的守法意识,是法治湖北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意见》着眼于推进全民守法,分别作出部署,如加大公务员录用考试和教育培训法律知识测查力度、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等。推进全民守法,仅靠开会、宣传、学习还不够,还需要有实实在在的载体活动,《意见》要求,组织开展法治城市、法治单位等法治创建活动,并建立法治建设考核奖励政策,对法治建设先进单位进行奖励补助。

  解码“三大争议”

  《关于推进法治湖北建设的实施意见(讨论稿)》拟订过程中,对一些议题有过“争议”,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意见》回答并妥善处理了这些“争议”:

  【争议一】

  是否将法治建设放在“五个湖北”建设优先发展位置和头等位置?《意见》起草组:政治建设具有指导性、方向性和思想引领性;但经济建设是第一要务,这一地位无可替代,没有经济建设其他都是空谈。因此,将法治湖北放在首位是不恰当的。但是,法治建设的重要性无可争议,它是建设富强湖北、创新湖北、文明湖北和幸福湖北的重要保障。

  【争议二】

  法治化能否在一个省率先实现?

  《意见》起草组:法治湖北是法治中国的湖北版,是在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体框架下和范围内进行的,必须以宪法、法律为基本依据和指导。国家法治化和法治中国目标的实现,不可能是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同步实现。和经济发展一样,法治化进程同样有先有后。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已经位列中部地区前茅,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法治湖北完全可以在中部地区率先实现。

  【争议三】

  已有《法治湖北建设纲要》,是否有必要再起草该《意见》?

  《意见》起草组:2009年,省委、省政府曾经出台《法治湖北建设纲要》,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纲要》对我省法治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任务都有规定。如何处理《纲要》和《意见》的关系?《纲要》具有宏观性、原则性特点,但指导性、操作性不足。《意见》以《纲要》为基础,同时根据党的十八大、省第十次党代会的新要求,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和法治实践的新需要,进行了充实完善,加入新的内容,比《纲要》更具体、更有操作性。

  网友微言

  网友“天使之翼”:老百姓的法律意识特别是维权意识不断增强,这也对法院和法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法官只有更好的开展公正审判,让老百姓看到具象的公正,才能信服于民。

  网友“那一年”:社会转型阶段,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尤为重要,司法公正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希望在“法治湖北”建设中,司法机关继续抓好反腐倡廉和审判管理工作。群众相信司法公正,社会转型便会少一些痛楚。

  网友“天天天蓝”:不少地方政府的立法都是由执法部门起草草案,结果是立法很难摆脱部门权力的影响,导致“部门利益法律化”。期盼能扩大公民参与立法的渠道,让法律代表最广大群众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