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武汉新闻

从进口药到国产 武汉白血病患者每月药费从2万降到千余元

发布时间:2018-07-11 09:07:05来源:长江日报

从吃进口抗癌药到国产抗癌药,6年来,武汉白血病男子1月吃药开销从2万多降到1000多。10日,吃过国外原研药和印度仿制药的他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国产药副作用更小。据悉,像他这样的患者八成以上在吃国产药。

舒先生今年51岁,2012年查出患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最初,他听说吃瑞士产的格列卫,1个月要23800元。深感经济压力大,他找到私人代购印度产的药,1个月1600元左右。为了向他证明确实是印度来的药,对方每次还附上印度药店的发票,还有发货当天印度的地方报纸。

舒先生告诉记者,他担心印度药来路不明。医护人员都在为他想办法,市一医院血液内科主任程辉帮助他申请了一个中华慈善总会的扶助项目。吃原版的格列卫,吃3个月送9个月,但得一次性交清全款,要7万多元。这样,2013年,他卖掉自己的车,吃了一年的正版药。

2014年,国产的仿制药也上市了,成分一样,和格列卫的通用名都是“甲磺酸伊马替尼”。舒先生换吃国产药,1个月4000多,1年下来5万多。确实能降不少,但还是感觉到压力不小,于是把位于汉正街的住房租了出去,搬去和母亲住在一起。用租金贴补吃药。

2015年,更多的国产仿制药出现了。舒先生选定了一种国产“甲磺酸伊马替尼”,“除了偶然眩晕,基本上没有副作用”。

最让舒先生高兴的是,2017年底,该药进了武汉的医保,可以报销一半左右,加上药品自身不断降价,现在一个月吃药开销只要1400元左右。舒先生现在继续工作。他向不少病友推荐国产药。

市中心医院血液内科主任王红祥表示,现在八成以上的患者都在吃国产药“甲磺酸伊马替尼”。

省药学会信息专业委员会常委刘锦业介绍,药品研发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特点,研发成功后,在专利保护期内,价格高昂。一旦原研药专利到期后,各国都会加快仿制药上市,价格就会下降。

据悉,我国加快了国内仿制药与国外原研药一致性评价进程,通过一致性评价,意味着药效与国外原研药达到一致性水平。

刘锦业介绍,国家药监局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已经公布到第三批,将来会有更多国产药与国外原研药疗效一致。

长江日报记者刘睿彻 实习生杨雪婷

40种高价刚需药进入武汉市医保 2万多元的药降至3000多元

长江日报讯(记者刘睿彻 实习生杨雪婷)9日上午,记者到汉口大药房黄石路店,这里是我市重症慢病医保定点药房。上午11时左右,来拿药的患者络绎不绝。据悉,40种高价刚需药已进入了我市医保。

记者看到,不少患者或家属根据医生处方来此开进口抗癌药,如格列卫、赫赛汀、安维汀等。药店工作人员介绍,医保有严格规定,开这类药,患者须遵循三定原则,定点医院、责任医师、定点药房,缺一不可。

工作人员表示,去年9月,湖北把国家谈判降价的36个高价刚需药品种,再加上4个替尼(埃克替尼、吉非替尼、伊马替尼、达沙替尼,均为治疗白血病用药),列入我省医保的特殊药品范围,之后武汉也开始执行,患者用药可享受一定的医保报销。

比如,伊马替尼进口药有格列卫,还有国产品种,都能享受医保报销。用于治疗乳腺癌的进口药赫赛汀,过去一支价格约为2.2万-2.5万元,随着国家谈判降价,一支降到7600元,再加上医保报销,武汉市职工医保的患者可报销一半左右,一支就降到3000多元。

加快仿制药上市降关税进医保 进口抗癌药全部实行零关税

记者梳理发现,一年来,我国频频发力,打出组合拳,让高价药降价。

去年7月,36种药品经谈判成功正式纳入国家医保目录。36种药品多为高价刚需药,平均降幅达到44%,最高的达到70%。

今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改革完善仿制药供应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见》。仿制药加速进入临床。仿制药的价格往往只有国外原研药的1/20。

今年5月1日起,我国实际进口的全部抗癌药实现零关税。

国家医保局近日称,对于目录内的抗癌药,下一步将开展专项招标采购,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价格下降。医保目录外的抗癌药,将开展准入谈判,与企业协商确定合理的价格后纳入目录范围。

据了解,2017年我国居民个人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下降到28.8%,较新一轮医改前下降了12个百分点。抗癌药方面,绝大多数临床常用、疗效确切的药品都已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长江日报记者刘睿彻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