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中窑小学 李琪
暮色漫过教学楼的飞檐,将回廊浸染成流动的琥珀色。操场角落的紫藤花影,随风轻摇,恍若时光的琴弦,在晚风里低吟,每一缕光斑都在诉说着那些被岁月珍藏的故事。初来乍到的我,恰似飞入幽林的雏鸟,带着对未知的惶惑与憧憬,叩响了中窑小学的门扉。却不曾想,这段交流的经历竟如夜空中最璀璨的星河,照亮了我教育生涯的漫漫征途。
青衿遇明烛,润物细无声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西塞山区教联体融合发展的浪潮中,年轻的我,怀揣着“欲穷千里目”的热忱,踏入了飞云山下这所藏于巷陌的校园。窄仄的校门、简朴的校舍,与记忆中恢弘的校园形成鲜明反差,却也让我在尘埃中窥见了教育最本真的模样。
初接五年级的重担,每一场考试都像一场无声的战役。在我最迷茫无助时,邱江校长如同一束穿透迷雾的光,与我展开了那场改变我教育认知的对话。他将热茶置于案头,轻转电脑屏幕,以春风化雨般的言语,为我解析学生成绩曲线里蕴藏的希望。他道出的“功不唐捐”这四个字,恰似古寺晨钟,在我心间久久回荡。后来方知,这四个字里藏着教育最朴素的真理——所有的耕耘,终将在时光深处绽放芬芳。
记得那个炎热的午后,不经意间,我看到邱江校长手执粉笔,于三尺讲台前,耐心地指导年轻教师上数学课,顿时,惊讶如电流般顷刻贯穿全身。炙热的阳光斜射进教室,我才瞧见,他的头上竟比原来多了许多白发,此时此刻我才明白,他一直以行动诠释着责任,用关怀拉近着距离,与老师们并肩作战。
到了六年级,我临危受命任教两个班的语文。正当我陷入自我怀疑的泥沼中挣扎时,邱江校长用关心和激励为我筑起信心的堡垒。那句“一个都不能少”,让我明白:这种对生命的珍视,是全身心呵护幼苗的执着,哪怕狂风暴雨,也要护着它们向上生长。当他亲自编写数学习题,每周坚持为进步的学生颁发奖品,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坚持,诠释着教育者的初心,这更让我坚定:教育者的责任就是守住这份等待的耐心。此刻,我猛然发现:他不仅是统揽全局的校长,更是躬耕三尺讲台的师者。让我明白了教育的真谛在于看见每一份努力,珍视每一次成长。
当我怯于党政工作的挑战时,他那句“少年心事当拏云”的鼓励,如惊蛰的春雷,唤醒了我潜伏的勇气。原来,成长的路上,总需要这样一位引路人,以信任为帆,以鼓励为桨,载着年轻的教育者驶向更辽阔的海域。从那时起,我才懂得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真正内涵。
旧貌焕新颜,匠心铸星河
初次执笔撰写课题申报报告时,我如坠迷雾,不知从何着墨。邱江校长却如古籍中倾囊相授的贤者,将珍藏的课题资料一一铺展,手把手教我如何在教育的星空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坐标。“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他的期许,让我懂得教育的传承与创新,本就是一场代际之间的深情对话。
回望两载春秋,中窑小学早已褪去旧裳,换上了崭新的华服。曾经简陋的校园,如今矗立着集多功能于一体的报告厅,如同一座知识的殿堂,承载着无数思想的碰撞;标准化的计算机教室,似智慧的方舟,载着学子们遨游数字海洋;一体化的数据中心,像精密的大脑,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漫步在清廉文化长廊,目之所及,皆是惊喜:党建活动室里,面面锦旗传递着家长的信任与肯定,奖状与奖杯诉说着点滴荣耀,学生的作品绽放着才情;手绘的清廉墙绘,以丹青妙笔勾勒出清正的品格;书香氤氲的书吧,让心灵在文字中得以栖息。这些改变,不仅是硬件设施的升级,更是教育理想的具象化呈现。
在这些变化的背后,我看见清晨六点半,邱江校长与学生们一同奔跑的身影,同时,他亲自开车送孩子们去参赛,那是对体育精神的执着坚守;看见集体生日会上,老师们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那是对教育温度的生动诠释;看见师生们在课堂上思维碰撞的火花,那是对知识最虔诚的追求。岁月更迭,校园的容颜在变,而那份对教育的赤子之心,却如窖藏的美酒,愈发醇厚。
此刻,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在案头洒下斑驳的光影。恍惚间,当初那个青涩的身影与如今自信的自己重叠,中窑小学的旧貌与新颜交织,勾勒出一幅动人的教育长卷。西塞山区的教联体交流机制如同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照亮了我们这些有理想抱负年轻教师前行的道路,也照亮了西塞教育的未来。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感恩校际交流编织了这场美好的相遇,让我在教育的征程中遇见了良师,收获了成长,放飞了希望。相信在邱江校长的引领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中窑小学必将续写更多动人的教育诗篇,让这方巷陌之地,成为孕育希望与梦想的璀璨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