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时节寻“花语”:棠梨?棠棣?棣棠?

荆楚网 2023-03-02 14:40

中国古代有“二十四番花信风”之说,春天的六个节气,加上小寒、大寒,每个节气对应三个花候,自梅花始,到楝花终。其中,惊蛰花候第二候,一直以来说法不一,有人说是棠梨,也有说棣棠、棠棣的。那么,棠梨、棠棣、棣棠,是同一种花的三个别名,还是三种不同的花呢?

棠梨:花开满山白

春来梨花盛开,洁白如雪。同样花开似雪的棠梨,却并不为人所熟知。

棠梨是一种野生的梨树,惊蛰时节开花,它的种植史最早可追溯到周朝。最早的文字记载见诸诗经:“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音bá)”,诗中“甘棠”就是棠梨。据说周朝的治世能臣召伯,喜欢坐在棠梨树下为百姓断案,每次判案都很公正。后人为了纪念他,将棠梨树保存下来,不许别人砍伐。

棠梨花白似雪,枝条生刺,古称也作杜树、杜梨。上古时代人们常将棠梨长刺的树枝堆在门口,作用相当于今天的防盗网。成语“杜门谢客”,现在的常用词汇“杜绝”,都是因此而来。

生在山野林间的棠梨,花开成簇成片,云蒸霞蔚,占尽一山春色,备受文人墨客青睐。唐人刘商有“东风二月淮阴郡,唯见棠梨一树花”的佳句,宋朝陈允平赏春赋诗“静倚绿窗看漏水,野花开到白棠梨”。晚唐吴融干脆推棠梨为“花中至尊”:“蜀地从来胜,棠梨第一花”。

棠棣:朱白缀繁枝

棠棣( 音dì ),古称唐棣、常棣,现在也叫郁李。棠棣虽然和棠梨同属蔷薇科,但棠梨是梨属乔木,树龄长的能长到十米多高,棠棣则是低矮的樱属灌木。棠梨树枝长刺,棠棣则无刺。二者花色也不一样:棠梨开白花,棠棣花则有白也有粉。

棠棣之花常用于比喻兄弟之情。《诗经·小雅》中有诗“常棣之华,鄂不韡(音wěi)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诗中“常棣”就是棠棣。宋代梅尧臣诗,以“搦条红蓓蕾,婀娜含雨匀”咏郁李,也就是棠棣。赵抃“花县逢春对晓晖,朱朱白白缀繁枝”,也是咏的郁李。

上世纪20年代,郭沫若曾创作历史话剧《棠棣之花》,讲述战国时期的侠客聂政刺杀韩相侠累的故事。剧中大篇幅描写了聂政与姐姐聂嫈之间的感人情谊,这也是剧名“棠棣之花”的由来。《棠棣之花》在抗日战争期间上演,一度引起巨大反响。

棣棠:绿萝金缕带

棣棠,也称黄榆梅、地棠、金棣棠梅,和棠棣一样同属蔷薇科灌木。但棠棣花即郁李为粉白或粉红色,棣棠花则是金黄色的。

棣棠枝叶翠绿细柔,金花满树,别具风姿。宋代梅尧臣诗作《棣棠花》 ,“斗色长宜日光近,生辉尤喜树阴斜”,提及棣棠生长的习性。王采词作“摇曳绿萝金缕带,丹青传得妖娆态”,写尽棣棠花之美。

棣棠与棠棣字序不同,用字一样,经常被弄混。唐朝大诗人李商隐诗作《寄罗劭兴》写道:“棠棣黄花发,忘忧碧叶齐。人闲微病酒,燕重远兼泥。”诗中“黄花发”的,显然并不是开白粉花的郁李,而是棣棠。清代《广群芳谱》曾误将棣棠按郁李名常棣,后发现这两种植物不同,专门作了更正。书中称,“棣棠,花若金黄,一叶一蕊,生甚延蔓,春深与蔷薇同开,可助一色”。(撰文: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