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城曾“出演”《让子弹飞》《一代宗师》,“开平碉楼背后的故事”登陆武汉

楚天都市报-看楚天 2019-09-26 21:32

楚天都市报9月26日讯(记者徐颖 通讯员李娟 王有珍 余一帆)中国广东南海之滨的开平市,是世界闻名的“碉楼之乡”,不少电影在此取景拍摄。她是《让子弹飞》里的“鹅城”,是《一代宗师》里的“金楼”,是《东山飘雨西关晴》里的“广州城”。9月27日,《开平碉楼背后的故事》来到江汉关博物馆展出。

赤坎镇三门里迎龙楼——开平现存最早的碉楼,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

该展由江汉关博物馆与开平市博物馆联合主办,分为“出国寻梦”“梦碎他乡”“异域奋斗”“圆梦故土”四个部分,通过80余件实物、120余幅图片生动详实地述说了开平碉楼光辉背后的故事。

据介绍,早在明嘉靖年间,开平人就已经开始建造碉楼。这一时期的碉楼多为二、三层,采用夯土或红砖、石块,以中国传统建筑技术建造,外观较为简朴。其共同的特点为门窗窄小,铁门铁窗,墙身厚实,墙体上设有枪眼,远高于一般民居。到了20世纪30年代,在保留枪眼和铁门铁窗等防御设置之外,还增大门窗,外观装饰更美,强化了居住功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

开平市塘口镇迪光楼

开平早期建造碉楼主要是为防洪防盗,这一时期碉楼数量不多,规模不大。20世纪20、30年代是开平碉楼的鼎盛期,据资料显示,当时有碉楼3000多座,现存1833座,分布在15个镇(街道)。

东南亚的中国矿工

在面积不过千余多平方公里的中国村落里,是什么人融合创造出这种中西合璧式的建筑风格呢?据介绍,这一切还要从19世纪开始说起。19世纪,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和红巾军起义,加上开平本地长达12年的土客械斗所形成的内忧外患和社会动荡,天灾人祸,造成农民生活困苦。当地农民迫于生计,出洋打工成为全家的希望。于是,农民们纷纷离乡别井,漂洋过海到东南亚、拉丁美洲和南北美洲、大洋洲等地谋生。

开平碉楼第一楼——瑞石楼。楼高9层,是开平最高的碉楼

可以说,一座碉楼就是一个故事,更是一段历史。开平碉楼见证了侨乡百年沧桑与世态民情,诉说了海外华侨华人的艰苦奋斗史。展览将持续展出至2019年12月29日,观众可前往免费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