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巴水河畔的浠水县巴河镇 依托优质的水资源当地种植莲藕历史悠久九孔藕誉满天下
至今有民谣——过江名士开笑口樊口鳊鱼武昌酒黄州豆腐本佳味盘中新雪巴河藕
(资料图)近年来,当地政府积极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鼓励种植莲藕,莲藕产业成了促进当地“富民美村强镇”的当家产业。全镇莲藕种植面积达1万亩以上,年产莲藕6000万斤,产值可达1.5亿元,农户种植莲藕亩收入可达3000-5000元。打响品牌特色,开拓新兴市场“以前多是农户自发种植,莲藕种植规模小,经营分散,品种、品质和产量都跟不上,遇到行情不好的时候,甚至面临滞销困境。”巴河莲藕协会负责人介绍说,为了进一步发挥巴河莲藕的品牌效应,不断提高巴河莲藕产业化规模和档次,2012年9月,在当地政府支持下,种植户们成立了巴河莲藕协会“抱团发展”,实施“统一品牌战略,统一布置种植,统一保护价收购,统一品质保障,统一包装运输”。通过“形成协会+龙头企业+农户融合发展”的模式,帮助会员解决种苗、技术、流通等产前、产中、产后问题,组建了产供销一体化产业联合体。“加入巴河镇莲藕协会的莲藕种植户们,不仅种植技术有保障,莲藕销路也不愁。”
(资料图)产、供、销服务体系基本完备之后,如何在每一个细节争先创优?他们把眼光转移到品牌推介上。巴河莲藕的历史文化品牌宣传力度迅猛发力,多次参加农产品展销会、对接会、媒体推介会,发挥地域品牌优势,先后获得了农业部的理标志保护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湖北省名优蔬菜产品,2013年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2014年注册了巴河莲藕地理商标。通过品牌的培育,使巴河莲藕增添了5个新的证书,巴河莲藕的品牌唱响全国,率先填补了浠水县在地里标志产品和地理标志商标两个空白。在2018年12月黄冈市举办的大别山地标优品展销会上,巴河莲藕及其加工产品一共获得了市人民政府共计6块奖牌荣誉称号。挖掘品牌价值,迈向深度加工为进一步挖掘莲藕的附加值,拓宽市场销路,莲藕协会积极联系了湖北美味佳精制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莲藕加工企业,发展莲藕产品深加工。公司总经理谈震介绍说:“为充分挖掘莲产品附加值,美味佳公司开发了藕粉、速溶全藕粉、藕圆子、莲子心茶、泡藕带等一大批莲藕食品和饮品。
(资料图)仅荷叶茶一个单品,去年就实现销售额100多万元,农户每亩增收1000多元。”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浠水县电子商务协会、浠水欢乐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帮助设计莲藕及相关产品的品牌、品质,并开发天猫、淘宝等店铺,广招经销商,不断开发外地高端市场。协会全方位的努力,有效地扩大了巴河莲藕的市场覆盖面和销售量。目前,巴河的莲藕销往广东、北京、上海、武汉等各大城市,深受广大消费者的一致好评。“种植莲藕效益好,比种植水稻强多了。”巴河镇长江村贫困户张小波告诉我们,他流转的100多亩田,前两年全部改造成水塘种植莲藕。张小波给算了笔账,一亩水田产藕4000斤,扣除成本亩均收益2000多元。而种植水稻亩产约1000斤,去掉成本净收入不到400元。下一步,他打算在藕塘里套养鱼虾,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价值。
(资料图)“莲藕产业已成为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引领乡村振兴的富民产业。”巴河镇有关负责人表示,在莲藕协会的带动下,全镇莲藕种植面积达到5000多亩,莲藕产业成为扶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带动了140户贫困户,扶贫户不仅可以在基地就业,每年每户还有500元以上的红利。如今的巴河镇已形成数千亩莲藕种植基地,集中连片种植达一两千亩,一二三产业蓬勃发展,莲藕产业不仅带动了乡村产业兴旺,也带来乡村环境越来越美。每年盛夏,荷花盛开,美不胜收,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赏。该镇负责人表示,未来两年将计划打造以集荷花观赏、莲子采摘、鱼虾垂钓、农耕体验、旅游特产等集田园观光、乡村体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扶贫基地,计划每年带动游客2万人次以上,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带动更多的农民奔小康,贫困户脱贫致富,推进产业扶贫的发展。
来源:农村新报通讯员 周泽康 夏媛
编发:李陈
出品:农村新报全媒体
长
按
关
注
农村新报公众号
微信号 : hbncxb
新浪微博:@农村新报
扫
码
订
报
邮发代号:37-38
国内统一刊号:CN42-0036
省内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点一下你会更好看耶
免责声明
本文为“荆楚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荆楚网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