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的光谷有个“宇宙中心”。
这里的地铁最繁忙、这里的高峰最堵车、这里的大学生最多、这里的······
呃,再说下去估计你都要唱《山路十八弯》了。
问个武汉人这是哪里?异口同声:光谷转盘!
从上个月的8号开始,这个“宇宙中心”上亮起了浩瀚的“星河”。
作为国内最大单体钢结构大型公共艺术品——“星河”,最高处达13层楼高,直径90米,单拱最大跨度36米,总重量近1410吨,其最高处正对着武汉传统地标——古典建筑黄鹤楼方向,与黄鹤楼遥相呼应。
雕塑主体富有韵律的起伏造型象征武汉山水交融的城市地貌,3条显现而充满张力的曲线对应雄峙鼎立的武汉三镇,俯瞰近似玉璧的环形形态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线条交织所编织出迈向未来的梦想也将在深夜的星空点亮。
以银河为创意原点结合武汉山水湖城的自然意向,表达自然与发展、传统与未来、理念与科技的视觉意向。雕塑采用通体暖白色的处理手法,既能表达人们对星空纯洁的想象又能与晚上流动的彩色灯光形成视觉对比,进一步传达出武汉正成为引领全球风尚的未来城市。
璀璨星河模式,流星一闪而过;节日炫彩模式,七色灯光展现绚烂多彩;深邃星空模式,星星点点的灯光点亮城市夜空……
12日晚间,三大模式全新的15种动、静灯光效果,每隔15秒或30秒滚动点亮,效果比之前更加丰富绚烂,并且不断优化。
或神秘、或梦幻,“星河”在每个深夜,点亮光谷的夜空,将成为市民“打卡”的好去处。
五大工程在此交汇
“星河”之下是国内首例地下五线交汇市政综合体,也是亚洲最大的地下综合体。
光谷广场综合体总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相当于近21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工程主体为直径200米的圆形,最大开挖深度34米,好比在地下挖了11层高楼,整个工程土方开挖量达180万立方米,相当于20个标准地铁站的量。
光谷广场综合体工程,除了地面广场部分,地下包含3条地铁线的车站和区间工程(2号线南延线、远期规划9号线、11号线)、2条双向6车道的市政隧道工程(珞喻路1270米、鲁磨路市政下穿隧道690米)、1条地下非机动车环道(地面机动车道正下方),以及综合利用隧道上部空间设计的地下公共空间工程,是集轨道交通工程、市政工程、地下公共空间于一体的综合性项目。
地下一层为地铁站厅及公共空间;
地下一层上方夹层为鲁磨路公路隧道;
地下二层为2号线南延线区间;
地下二层珞喻路地下通道;
地下三层为11号线站台。
此前有资料显示,该工程总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中央圆形广场直径160米,环形道路宽20米。目前地下工程正有序推进。
道路方面,位于综合体下方的两条市政道路,珞喻路地下通道已通车,鲁磨路隧道正在进行结构收尾。五个主题广场,木、水、火、土四个已完工,正在进行绿化、装修工程,金区域正在进行结构施工。专供行人和非机动车辆的负一层环形通道,目前已完成过半,未来整个综合体的地面上将不再有行人和非机动车辆通行,全部转为地下出行。
#2号线南延线#
武汉轨道交通2号线南延线全长13.35公里,起于一期光谷广场站,设珞雄路、华中科技大学、光谷大道、佳园路、光谷火车站、黄龙山路、金融港北路、秀湖、藏龙东街、佛祖岭共10座地下车站,已于2019年2月19日通车。
#9号线#
根据武汉市国土局的回复:目前,武汉市已经启动新一轮的轨道交通线网修编,向市民广泛征求意见,最终线网方案将结合市民意见进一步进行研究优化。初步规划方案9号线从铁机路、建设八路穿越东湖风景区,沿鲁磨路、民族大道、江夏大道至五里界。
#11号线东段#
11号线东段(光谷火车站至左岭新城)已经于2018年10月通车。
据了解,光谷广场综合体投入使用后,远期客流量将达到40万人次。
来源 | 记者 龚萍 摄影记者 李永刚 武汉本地宝 武汉地铁
编辑 | 荆振生
出品 | 长江日报集团地铁传媒研院
免责声明
本文为“荆楚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荆楚网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