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乐享冬韵·浪漫宣恩”体验师活动结束以来,
不少小伙伴都私信小编,
关于这次活动是不是还有什么没有回顾的?
这不,小编最近发现
参与本次活动的尔容老师发文啦!
还正好就是上次参与体验师活动的游记
今天就跟着小编一起
拜读一下老师关于宣恩的记忆吧~
国家作协作家
尔容
原名望见蓉,本名望建蓉。出生于秭归茅坪。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现任职于湖北省作协。先后在长江文艺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爱情斑马线》(2008)、《铁血首义路》(2011)、《如影相随》(2012)、《相爱不说再见》(2015)、《伍子胥》(2018),散文集《景秀华年》(2017)等。其中,《爱情斑马线》获湖北省第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铁血首义路》获湖北省第八届屈原文艺奖,《二代》(中国作协2013年重点扶持项目)获湖北省首届电影剧本奖。创作散文、诗歌、中篇小说、报告文学、剧本近百万字,并入选数十个选本。2014年,望见蓉更名为尔容。
▼
时令已是腊月。薄雨的日子,
我身披隆冬的盔甲与萧索,
去赴一座山城的约会。
除了“宣恩”二字,我对他几乎一无所知。
就字面上理解,
他或许是要宣示一种恩德,
或者要人去领受一种恩德。
在我缤纷的臆想里,他的名字一点点凸显,
漫生出陌生与神秘的光环。
抵达宣恩县城已是傍晚。趁着微茫的天光,我提议就近走走。却见一座古意盎然的廊桥,横跨于清凌凌的河水之上。它黯淡质朴,又轻盈精致,瞬间蓬勃了我的心境。桥两端呈亭塔状,共七层,除了底层是水泥,上面是全实木结构。底层浑厚,呈金字塔形。一楼中间是一扇开敞的门,吐纳着往来行人。桥的两头各有两尊麒麟守卫。每层楼台空可见天,八面来风,黛瓦覆宇,飞檐翘角,鲤鱼、喜鹊腾栖于凤尾花枝之上。檐下悬若干小红鼓,风起时隐约有声。第二层回廊正中嵌一黑底金字匾额:文澜桥。这就是侗族风格的风雨桥。且不论这奇特的外形先声夺人,单是这“文澜”二字就已扣人心弦。据考证这桥自施南土司统治时期便已有之,原本为全实木构造,却因河流冲毁,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恢复重建,至今年界四十,却古韵犹存,独树一帜。
文澜桥
走进桥里,大红的灯笼若群星闪耀,中间一条康庄大道人流穿梭,两边花窗轻捧,大人小孩尽可安全来去,或凭栏远眺,或驻足勤劳的土著小摊户。最吸引我的是林立的廊柱上悬挂着黑底金字的对联。一路品咂,唇齿溢香:
“贡水扬波邀月生、珠山涌翠对风吟”;
“白虎踏歌步步高、青龙腾浪层层叠”;
“桥隐斜阳人倚楼、春深晓翠香盈户”;
“清波荡漾抱山城、绿树葱茏扶画宇”;
“满桥文字鉴春秋、一水浪花昭日月”;
“雨识山川草木心、风知日月春秋意”;
“春楼有月好吟诗、镜水无波堪照影”;
“涉世方知风雨情、登楼细品江湖趣”
……
竟有数十幅之多。写景状物,言志抒情,书法诗意相映成趣,真个是古桥贡水,文澜流长。
这桥下的水便是贡水河,穿城而过,
成了宣恩人的母亲河。
这水何以叫贡水呢?
史传乾隆年间,
本地出现了伍家台贡茶和覃家坪贡米,
都由此河输出,于是人们给河水冠以贡水的爱称。
水上有坝,时而湍急如瀑,
时而波平如镜,却清澈见底,如丝如绸。
上游处便是一城人的饮水源。
夜幕降临,河水闻歌起舞,
那歌声声入耳,震动人心,
里面有土家人的情,苗侗人的意,
更有56个民族爱我中华的共同心声。
白花花的水着五彩丝裙起伏欢腾,
苗家钟鼓楼、土家冲天楼夹岸生辉。
山乡之夜举着亮晶晶的灯笼、敲着红通通的锣鼓,
消解着人们一天的疲累。
四周静寂的山耸耳旁听。
沿河漫步的人们,
心里眼里也是亮晶晶的,闪着光。
生活像这玲珑的桥和清白的水,欢畅而清新。
慕名前往伍家台茶园,却见群山环抱的山坳里,起伏着一片丘岭,一片一片白花花的楼房隐约于山林间,整齐的楼宇闪烁着灼目的光泽。居中的山丘茶园上,伫立一块不规则青石,上嵌乾隆皇帝彩色坐像,龙袍龙椅,皇冠巍峨,器宇轩昂,一边用红漆镌刻着“皇恩宠锡”四个大字,昭示的正是伍家台贡茶的来历。原来在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伍家台营茶者伍氏昌臣,潜心研制茶叶,经宜昌府台丛尹昌献茗宫廷御案,乾隆皇帝品后赞不绝口,于是御笔亲题“皇恩宠锡”,金匾赐予伍氏悬挂于伍氏宗祠。此后,凡官员到此匾前,文官下轿,武官下马。据说这匾额现存于恩施州博物馆。
伍家台
茶丘之上立一木亭,上书隆恩亭。
拾级而上,极目环视,见青山逶迤连绵,
像给大地镶了一道花边,
又像一道屏障,将田园农家护佑入怀。
层层叠叠的梯田,
都是一排排一行行葱绿的茶树,
阵容宏大,站姿挺拔,
像男人的板寸头,修整得一丝不乱,
又像列队的方阵,随时准备出征。
这些队伍有的形似龟甲,
于是有人称之龟背山;
有的形似羽毛;有的形似花朵。
一个茶园
硬是打扮成色香形俱全的观赏园。
喝一口,再喝一口,
三杯茶水下肚,爽淡甘醇,
汤清色碧,可一饮再饮。
冬雨细纷纷,勇敢的宣恩人在彩色公路上奔跑。有的赤臂光腿,有的鬓发染霜。雨雾和汗水清洗着旧年,迎接2020的新年。山冒着仙气,炊烟也从瓦缝里钻出来,漫染静谧的山色。极目四望,山似着了火,一片连着一片,烟云浮动。树梢上,山腰间,云牵着山的鼻子走,一个山头连绵着一个山头,山全然失了棱角和个性。山在与不在,全凭云说了算。天地相接处,一片仙风道骨。人也像山,浑身冒气,正可谓山高人为峰。这彩色公路全是上坡,山路十八弯,沿路开放着细碎的小花,有金黄的金盏菊、玫红的石竹花、淡黄的茶花、艳紫的三角梅……星星点点,烘托着冬日的春光。路分两道,一为车道,一为人行道。人行道泛着朱红的光。铁栏杆是浅淡的湖蓝,白的分道线十分醒目。路是新的,年是新的,每个人的心情也是新的。宣恩人怀揣新的梦想,向新的高度奋发。
彩色公路
听说十公里处有一棵九子抱母的银杏,
活过了1500年。
那落英缤纷一地金黄的盛景,我却无缘一见。
宣恩人说,明年,明年欢迎您再来。
现在光秃秃的。山中有隐者,云深不知处。
最让我激动的还是狮子关那盈盈碧碧的一峡水。那不是水,是玉;那不是玉,是天地间一颗纯粹的心。那是一种什么样的色?是绿,又不是司空见惯的绿,它比夏天的树更浓,比醉人的酒更醇,比温厚的玉更润,那么纯,那么净,那么幽。他像处子,养在深山峡谷间,睁着好奇的眼睛,将天地沉淀成一汪静碧。他甘居武陵山脉的折皱处,不发一言,不惊不躁,守得云开雾散,守得天青日出。堤岸上全是花,有舶来的樱花、土生土长的红梅、不论贵贱的栀子花,还有许多不知名姓的花,现在它们全都揣着小小的心思,像拳头,随时与对手搏击。野生的灵猴排着长队在树枝上跳荡。还有远去的夏日尖声高叫的漂流。他们都想博取他的欢心,哪怕一次偶尔的心动。可是,这些都无法撼动他。一条长400米、宽4.5米,可同时容纳一万人行走的浮桥,像巨蟒横呈,显示了他的力量与宽容,却也不能惊扰他。一辆车、两辆车疾驰而过,只能将他化作一条飞龙腾空而起,激起过客们一时的狂喜。是的,这座桥成了网红,全因为他作了背景。轻轻的一次擦肩,竟是无与伦比的回眸。他的灵魂是不忍惊扰的高贵与纯粹。
狮子关
仙山贡水滋养出的山珍自然令人大饱口福。
野菜野味牢牢地抓住城里人的味蕾。
随手摘下一颗柚子,都是甜津津的。
走进老院子,进门就是一碗酒,
酒力不足歌来助。
原汁原味的劝酒歌,不会喝酒也得喝。
十八种烤鱼和数十种菜肴摆满长桌,
人绕着桌子吃来吃去,生人成了朋友。
拦门酒、合拢宴这是侗族人的待客礼。
台上是少数民族特色歌舞三棒鼓、
宣恩耍耍、滚龙连厢,好戏连台,
台下欢声笑语,你是谁,我是谁,
咱们都是一家亲。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临别宣恩,我与贡水河道别。
只见一群乌脚长腿的白鹭忽然驾临,
像信使,又仿佛天仙,嬉戏河畔。
我怯喜不已,悄然走近,它们却忽而飞旋而起,
白翼斜飞,忽而移步向前,
窃窃私语,似与我款款话别。
“处贵不辞尘,延福总念根;
春风识旧友,大美养天成”。
这是我写牡丹的一首诗,
现在用来形容宣恩的仙山贡水,
似乎也是贴切的。
2019年12月28日
微信公众号:浪漫宣恩
微博:@浪漫宣恩
来源|美篇尔容专栏
编辑|宣恩县文化和旅游局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免责声明
本文为“荆楚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荆楚网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