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经过襄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5天的精心治疗,68岁的寇奶奶从ICU转入普通病房。
“她创造了一个奇迹!”
襄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外科副主任程敏说道
确实是奇迹——
11月24日下午2时许
寇奶奶不慎跌落于25米深的废井中
在冰冷的井水里浸泡18个小时
全身十多处骨折
肋骨骨折戳破左肺
失血达1000毫升
好在最终成功被救脱困
视频由高新区车城湖消防救援站提供
老人跌落深井
马庄村是高新区米庄镇的一个拆迁村。三年前,全村拆迁,老村庄如今长满了一人多高的野蒿。
寇奶奶是马庄村2组村民,壮年丧夫,含辛茹苦地把两个儿子拉扯大。
老房拆迁后,寇奶奶租住在米庄镇米庄村,跟两个儿子相距不到2公里。
人老思乡,故土难舍。寇奶奶总想回老村庄里看看,没想到出了意外。
11月25日凌晨5时许,寇奶奶的二儿子马红波下夜班后给母亲打电话,没人接听。他来到母亲的住所,发现她不在。一打听,得知她已于11月24日中午骑自行车离家了。邻居告诉他,老人曾说过要回老宅子看看。
马红波意识到情况不妙,赶紧给哥哥马红庆打电话。兄弟二人便往老村庄里赶。
在老村庄的一条路上,马家兄弟发现了母亲的自行车。他们兵分两路,拨开一人多高的浓密蒿草,深一脚浅一脚地在荒地里寻找。可是,拆迁后的老村庄面积达数百亩,全部长满了荒草,找一个人如大海捞针。
马家兄弟边找边喊。一个多小时后,弟弟马红波突然听到20米外传来一声弱弱的喊声。
“开始我以为是大哥喊我。”马红波回忆说,他息声静听,慢慢往发声的地方寻找,才发现声音来自一口被荒草遮盖住的废弃水井里。
在这口水井里,他发现了母亲。
消防荒野救人
11月25日7时13分,高新区车城湖消防救援站接到了救援指令。
“一听说有老人跌落深井,我们高度紧张,非常担心。”车城湖消防救援站政治指导员刘洪辛说。
年近七旬的老人跌入20多米的深井,又冻了一夜,情况如何?井内是否有水,是否有危险气体?一切都是未知数。
不容过多思考,刘洪辛指挥着两辆消防车12人,带全救援设备,往事发现场急驶。
到达现场后,救援人员发现井深20多米,井口直径约0.9米,寇奶奶被困在井下,身体大部分浸泡在水中,仅能看到肩部和头部。
“我们发现她意识清醒,能正常对话,这让我们判断井下没有有毒气体,极大地增强了我们成功救援的信心。”刘洪辛一边安排寇奶奶的儿子安抚她的情绪,一边紧急研究救援对策。
鉴于井内空间狭小且太深,救援人员决定利用救援三脚架搭建救援平台,由身材瘦削但救援经验丰富的分队长赵洋下井救人。
赵洋携带消防全身安全吊带、绳索、腰带等救援装备,踩着软梯下到井里。
长时间被困,猛然见到救援人员,寇奶奶紧紧地抓住赵洋不松手。
“那么狭小的空间,还有一米多深的井水,救援难度非常大。”回忆当时井下的一幕,赵洋感叹。
他一边安抚寇奶奶的紧张情绪,一边用绳索、腰带等装备费力地将她固定牢固,井上救援人员则利用绳索向上拉升。经过一个小时的紧急救援,寇奶奶成功升井。
“我们还有另一个方案,就是让赵洋留在井下,万一老奶奶在升井过程中出现意外,他好在井下接住。”刘洪辛说,“所幸意外没有发生,我们也创造了深井成功救援的首个案例。”
重伤患者脱险
11月25日8时45分,寇奶奶一出井,便被等候在此的120急救人员接管。
急救人员立即为寇奶奶裹上棉被,防止她失温休克,并合力将她抬上担架,救护车拉响警报,呼啸着往距离现场最近的襄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狂奔。
长达18个小时的饥饿和寒冷,救护车上的寇奶奶不停地抽搐,急救人员一边为她输液补充能量,一边严密监测着她的生命体征……
“浑身冰冷,头面部像气球一样浮肿,不说话,不会动,但眼睛一直睁着。”参与现场救人的东风急救站护士段燕回忆说。
10分钟后,救护车一个急停,早已接到命令等候于此的襄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将寇奶奶推进了急救室。
“患者意识模糊,呼吸困难,但嘴里仍然不停地念叨‘好冷’。”襄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医生万祖安说,患者全身就像充了气一样,胸部、腹部、背部及双上肢气鼓鼓的。再行CT检查,发现肋骨、胸椎、双侧坐骨共有十多处骨折。骨折的肋骨戳破了左肺部,导致左肺压缩约60%,形成血气胸。
万祖安介绍,患者之所以出现充气状,是因为本应吸入肺部的空气“溜”进了胸腔,又从胸腔“溜”进皮下,又沿着皮下游走到颈部、头面部,形成了皮下气肿,导致整个人肿了起来。
必须第一时间“排气”,不然呼吸将会进一步困难,甚至会呼吸衰竭、心脏骤停。
经过紧急手术,患者胸腔内的空气被基本排出,上半身的肿胀慢慢消退,生命体征趋于稳定,后转入重症监护室。
5天后,患者度过危险期。
“这么冷的天,这么重的伤,一般人是扛不住的。”襄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外科副主任程敏说,患者十多处骨折,出血至少1000毫升。幸运的是,除了肺部戳破,没有伤及其他重要器官,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此外,老人长时间被困在井里,井水寒冷,会引发血管收缩,导致心肌供血不足,诱发心绞痛甚至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等严重情况,所幸老人的身体底子好。
马红庆介绍,母亲日常勤于劳作,身体健康,没有基础病。
12月1日上午,医生对寇奶奶的伤情进行了检查,准备择机对她的胸椎粉碎性骨折、骨盆骨折等进行手术治疗。
管好“吃人”陷阱
寇奶奶跌落25米的深井后成功脱险,连她都庆幸“幸运”。
寇奶奶说,她来到老村庄后,将自行车放在路边,凭记忆拨开一人多高的荒草,寻找自家老宅子。没想到,踩上了被荒草完全覆盖住井口的深井,等反应过来时,人已在井底了。
井里有一米多深的水,她穿着羽绒服,整个人呈现出半漂浮状态。她背靠井壁,双腿浸在水中,拼命呼喊着“救命”。
然而,拆迁后的村庄,人迹罕至,即使偶有钓鱼爱好者从路上经过,也绝难听见来自200多米远的呼救,何况声音还来自20多米深的井下。
庆幸的是,两个孝顺的儿子来找她,而且找到了。
寇奶奶跌落25米的深井后脱困生还,这是不幸中的万幸。
事后,马红庆先后找到村、镇干部,希望就母亲受伤一事有个说法。同时,希望有关部门加强对废弃水井的管理,以防此类事件发生在其他人身上。
据马红庆介绍,他在村里长大,自小到大喝的都是井水。村里这样的井还有不少,水井是村民们挖的,平均三四户一口,井深在25米左右。
“吃人”的水井口已被盖住
11月30日,记者在事发现场了解到,马庄村拆迁后,村里的不少水井被填埋,但仍有一些水井呈裸露状态,且没有任何安全防范措施。
12月1日,记者从马庄村的一位村民小组长处得知,拆迁后的老村庄里,除了废弃的水井,还有一些机井。
这些废弃的井隐藏于杂草之中,万一有人误踩,便成了“吃人”的陷阱。
近年来,国内关于水井“吃人”的报道屡见不鲜。对此,湖北法正大律师事务所律师周圣强表示,对坠井事故的责任认定,如果是因为水井管理缺失造成坠井的,受害人可追究水井所有人或是管理者的法律责任。
周圣强认为,鉴于马庄村已整体拆迁,拆迁后的土地管理者或所有人有管理废弃水井的责任,或填埋,或增设防护栏,或设置明确的警戒标识,否则将承担相应责任。
“襄阳晚报惠生活”视频号
快点添加,每天都精彩~
文/图:全媒体记者李兴会 赵玲 通讯员赵妍玉珠 刘凯
编辑:罗安
审核:李云飞
校对:张文进
终审:曲慧 王雨婷
免责声明
本文为“荆楚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荆楚网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