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王懿 通讯员 翟一帆)8月30日,在建设路街边的智能换电站,一名外卖骑手正在为电动车换电。记者走访发现,在襄阳街头出现多种智能换电设备,像租用共享充电宝一样,只需扫码即可更换电动车电瓶,这种以换代充的方式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众多骑行者的充电焦虑。
外卖骑手更换电瓶。 受访者 供图
电瓶“共享” 电动车换电只需1分钟
正在中国铁塔身边行襄阳换电旗舰店内换电的外卖骑手,通过手机铁塔换电APP扫一下二维码,先放入旧电池,通过检测就能更换新电池,整个过程只需1分钟。湖北身边行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刘庆松介绍,目前襄阳已建成智能换电站200余个,实现襄阳主城区全覆盖。
“前期我们换电站主要针对外卖、快递骑手,今年3月公司针对民用市场推出试点,普及推广以换代充的方式解决市民充电难题。”刘庆松说,目前公司推出换电产品民用套餐为15.8元,可换电12次(含赠送4次),每块电瓶行驶里程约为50余公里。
刘庆松介绍,首次换电无需押金,只需购买中国铁塔磷酸铁锂电瓶(售价1000元)即可参与换电。若不再换电,公司将以高价回收电瓶。
省时高效 骑手为主要受众群体
在春园路与女贞路交汇处的换电站旁,陆女士正在为电动车换电。
陆女士介绍,其家住附近的银行家属院,院里能充电的位置有限,时常“僧多肉少”。并且,还要担心天气对充电有影响。
“我上班地方比较远,电动车每天都要充电,遇上高温或下雨时充电,心里就不踏实。现在好了,不仅1分钟就能换电,还跑得远,换一次电能用两三天。”陆女士说。
刘庆松介绍,从市场运营情况来看,虽然以换代充的方式逐渐被人们青睐,但换电的主要受众群体仍是外卖、快递骑手们。
“我们骑手时间很宝贵,平时回家晚,基本都没充电位了,所以家里都是两辆车,有的人家里还有三辆,现在能换电实在太方便了!”今年27岁的外卖骑手耿先生说。
加强监管 促进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建虹公寓附近的换电柜。 记者 王懿 摄
记者走访了铁塔身边行、百里换电等多家换电企业,设置换电站需向住建、城管部门申请。“有的换电设备押金就要几百上千,这又是个新兴行业,我很担心像当年的小黄车一样,押金就这么打水漂了。”建虹公寓居民李先生说,“而且这个柜子在外面风吹雨淋的,电瓶在里面充电安不安全,这都是问题。”
樊城消防救援大队防火监督员任璇表示,以换代充一定程度上杜绝了“上楼充电”“飞线充电”等风险行为,促进了《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实施,但换电柜自身的安全性也要有保障,换电企业要加强巡逻,确保安全。同时消防部门在日常宣传中也会向居民普及“上楼充电”“飞线充电”的危害,增强居民消防安全意识,净化消防安全环境。
消防部门联合社区整治“飞线充电”。 通讯员 供图
据襄阳市公安局估计,截至2021年襄阳市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大体在80万辆左右,现有充电桩还不能完全满足市民充电需求。部分业内人士认为,尽管“换电”是破解充电安全隐患的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想在襄阳全面推广以换代充,还需要充实配套政策。相关部门还应明确监督管理机构,建立相应的监督管理规则,明确换电企业、用户、监督者等相关主体的责任,考虑将来可能出现的使用纠纷、安全事故等问题,预设相应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