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区向阳村|农户多养几头牛收入翻几倍

大武汉客户端 2021-12-31 23:18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讯(记者胡毅 通讯员林建武 张璐)马路干净、街道整齐、路边依次排开的农田,远处,是这两年兴建的生态养牛场……12月20日,长江日报记者来到江夏区向阳二村,一幅产业兴盛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2021年,村里的肉牛养殖场进一步扩容,二期开建,肉牛规模从100多头飙升至500余头。回乡就业的村民越来越多,“多养了几头牛”的村民,收入翻了好几倍,干活更有劲头,日子越过越精彩。

村民当送货员月收入超5000元

中午出发,开上冷链货车,将冷鲜牛肉送往城里的生鲜市场后折返村里,这是今年村民夏明政的工作日常。

“每天工作都很充实,”夏明政脸上洋溢着笑容说,“我现在的月收入超过了5000元,生活过得很滋润。”

45岁的夏明政原本在城里做工程,是村里走出去的能人,因经营不善公司破产,2018年回村时,身无分文还欠了债。驻村工作队帮助他落实了医保政策,多次上访和他谈心,鼓励夏明政乐观面对生活,并推荐他到肉牛养殖场上班。脱贫后的夏明政,走出了生活的阴霾,因为工作出色,今年他又成为了养殖厂的送货员。

市人社局汉阳社保处驻村队员顾文斌,今年已经在该村驻村7年,他一步步地看着这几年向阳村摘下穷帽,搭上了生态养殖致富快车道。

顾文斌介绍,2019年,湖北楚牛农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准备在江夏筹建肉牛繁育场,得到消息后,工作队和村两委连夜开会,和企业沟通,拿出可行性产业规划和分析报告,最终吸引项目成功落户向阳二村。

“当时1100多人的向阳二村刚刚脱贫,村集体经济还很薄弱,村里空心化严重。村里要开养牛场的消息传开后,村民们都很兴奋,大家看到了村里产业发展的希望。”顾文斌回忆。

2020年,占地65余亩的肉牛养殖场正式投产,经过近两年发展,目前肉牛养殖场一期工程已经完工,二期工程开始建设。项目整体完工后,预计可容纳肉牛近千头。

延伸养殖产业链村里致富门路广

养殖场的快速发展,为村里带来近百个就业岗位。湖北楚牛农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岗位的月薪一般在3000—5000元,有的技术岗位可以更高。用工依照“村民优先、脱贫户优先”原则。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养牛”大军,年收入较以往有大幅提升。

“向阳二村的肉牛养殖,肉质好,近几年在周边打响了知名度。养殖规模起来了,我们正在延伸肉牛养殖产业链,规划打造一条可持续性发展的循环生态链。”顾文斌说。

“养牛产生的牛粪,经过处理后,生成有机肥,有机肥可以用于优质稻种植,形成养殖——有机肥——农田种植的良性循环。”

顾文斌介绍,养牛产业规模越来越大,牛饲料等也将成为村民们的致富新门路。村里正在试种牛饲料巨菌草,一旦成功后,将大范围推广。“村民们只用把巨菌草种好,不愁销路。”

据了解,江夏区茶叶资源丰富,向阳二村也不例外,依托本地的茶叶资源,村里计划规划发展茶文化主题休闲游。各产业相互推进相互补充,越来越多的在外打工的村民返回村里务工,守着家门口有钱赚的好日子,越过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