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王荣海
实习生 季智聪 张李
政府红头文件失效仍在继续沿用,企业办理不动产权证遇到麻烦;老旧小区电梯加装好了,10万元补贴却迟迟到不了位。7月30日晚8点30分,由武汉市治庸问责办主办武汉广播电视台承办的全媒体监督类栏目《电视问政:每周面对面》将播出第五十五场,聚焦企业办证、补贴申报为何遇阻问题。江夏区主要负责人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上台接受问政。
文件失效继续用 企业办理不动产权证遭遇难题
【暗访短片】
2016年,武汉海云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租用江夏区武汉研创中心19栋1号房办公,从事研发、生产等工作。去年底,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出资购买了这栋办公楼。没想到,今年4月初,企业在给办公楼办理不动产权证时遇到了麻烦。
被卡住环节的是工业项目销售备案审核表,企业先后到所属街道藏龙岛高新技术产业园和上级主管部门江夏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都没有通过审核,原因是企业的营业执照注册地不在江夏区。
2013年,江夏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地产项目管理的意见》,里面约束了工业地产销售对象必须是注册地在江夏的企业,文件明确有效期为两年。该文件有效期满后,相关部门均表示,由于未出台新的文件,他们目前依旧按照旧文件执行。
为了购置办公楼,企业向银行贷了款,并承诺在4月30日之前拿到不动产权证进行抵押。无奈之下,企业进行了投诉,最终在市作风巡查组介入后,企业终于通过审核,5月31日拿到了不动产权证。但由于逾期,企业不得不缴纳一笔滞纳金。
【问政现场】
过期文件却仍在使用,这是江夏区要打造的法治政府吗?面对主持人追问?江夏区区长张斐回应,过期文件是没有法律效力的。文件的修订和调整不及时,导致基层工作人员把握不准,操作中产生误解,因为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工作的不细致,没有让企业感受到政府的服务。这个问题的发生实属不应该。张斐认为,要做到优化营商环境,首先就是要解决意识问题,长期以来,工作人员站在审批和把关的角度多,站在服务企业的角度少,自己觉得有困难,事情就不办,很少进行换位思考。
老旧小区电梯加装好了 10万元补贴却难到位
【暗访短片】
江夏花园是一个老旧小区,为方便楼栋居民出行,2019年底,小区一期3栋选派业主代表申办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的相关手续。经过了街道、住建、规划、市场监管、城管的现场踏勘核准后,2020年9月电梯开始施工。今年2月,电梯完工,在取得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后,电梯投入使用。随后,小区业主得知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可以申领10万元补贴,于是开始办理申请,却因“施工前没有在建管站备案”为由遭拒。
同在江夏区的宏德嘉园小区业主也碰到这个问题。小区业主们不理解,无论是在跑增设电梯的申报审批,还是施工建设过程中,没有任何一个部门告知需要到建管站进行备案。如今申请补贴,才知道要到区建管站验收签字。当居民找到区建管站,对方拒绝签字。
对此,区行政审批局有关人员表示,他们的审批环节在既有住宅增设电梯方案审批通过就完结了,后续的监管、验收归建设部门主导。
巡查员了解到,在2020年11月出台的《关于江夏区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综合验收和财政补贴相关事项的通知》中,明确了电梯完工后,由区建设主管部门组织综合验收。如今验收第一关过不了,补贴资金的申请就卡住了。为此,业主们很窝火。而江夏区行政审批局建设审批科工作人员表示,就是因为目前这个项目缺乏监管,导致业主没办法到窗口来进行联合验收。
根据相关文件,各街道办事处负责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工作的统筹协调,以及建设和后续管理工作。业主们找到街道协调,街道表示,区里面的相应政策都晚于这两部电梯申报、施工时间,他们也不知该如何处理。
江夏区住建局建筑管理站工作人员表示,目前的解决方案是找个第三方机构或者专家论证机构,出具对土建部分的检测报告、论证报告,报告合格后,他们就认可。
【问政现场】
为何江夏住建局现场踏勘同意建设的项目,监管站却不知情?本来可以一次性告知却没有到位?问政现场,针对短片中提出的问题,提问团现场提问,
江夏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夏植淼坦承,在监管过程中,工作人员存在失职,这是作风问题,也说明内部管理有问题,应该接受批评。
江夏区纸坊街办事处主任王彬表示,对于“街道让居民自己跑腿”这一情况深感内疚,工作人员存在宣传方面做的不够,施工过程中指导监管力度不够两个方面的问题,工作不细致,服务意识不强,作风不实。回去后将立即主动上前一步服务,帮助小区业主完善申报程序,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江夏区区长张斐说,问政短片中暴露出来的这些问题,反映了江夏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内部发现问题、监管,以及服务机制衔接不够,暴露出不担当、问题发现不及时,相互推诿等问题,下一步要一件件事梳理,完善内部机制,让老百姓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