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阳无处不三国——“一句话叫响当阳”系列报道(四)

荆楚网 2019-07-04 17:36

长坂坡遗址前,威风凛凛的赵子龙雕像,已成为当阳的城市象征。 通讯员  余宗耀 摄

中国三大关庙之一 —— 当阳关陵。 通讯员 黄家团 摄

三国名城,夜景如画。 通讯员 佟凌 摄

荆楚网客户端-荆楚网消息(记者闻玉强 通讯员游方群、徐海燕)沮漳悠悠,古楚一梦。瑰丽雄奇的楚文化渐渐褪去繁华,成为一抔历史的碎片,深埋于地下。

沉寂数百年后,当阳这个兵家必争之地,再次走进历史的聚光灯下,在波澜壮阔的三国画卷留下传神之笔,天下英豪粉墨登场,有人一战成名,有人书写悲壮,名将名战,青史留名,历史的天空被点缀得格外绚丽多姿。

三国胜迹古战场

当阳,是驰名中外的三国古战场。说三国绕不过当阳,在当阳也不能不谈三国。《三国演义》中大半重要人物在当阳留下了足迹。

东汉建安年间,王粲登楼作赋的文人身影尚未远去,群雄角逐、名将争锋的史诗大剧,已经悄然拉开序幕。

长坂坡上赵云七进七出单骑救主,血染征袍,“长坂雄风”从此扬名天下。跨过坝陵桥,便是当年张飞“横矛处”,一声长吼据水断桥吓破敌胆,独退曹营百万兵,这是何等的英雄气势?隔河相望的锦屏山,依稀曾见曹操观战督阵,对左突右冲的白袍将军发出英雄相惜的感叹。而在沮西原野上,关羽败走麦城,父子归神,周仓殉节,玉泉显圣,关陵庙、周仓坟向世人讲述盖世名将的的殒落和悲壮……沮漳大地演绎着一幕幕惊心动魄三国剧情,令人热血沸腾。

有人认为,在诸多“三国圣地”中,当阳或许不是最显赫的,但却是三国典故中的“三名之地”:一曰“名将”,蜀汉三雄关羽、张飞、赵云在此留下千古伟业,素有“汉业当阳”之称;二曰名战,长坂坡之战、据水断桥、败走麦城虽不似官渡、赤壁之战改变历史走向,但战战传神千古流传;三曰“名胜”,三国胜迹遍布当阳,如颗颗明珠落满当阳的文化“玉盘”之中。

岁月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人间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

当阳玉泉山。 通讯员 魏勇 摄

当阳长坂坡公园。 通讯员 佟凌 摄

三国故事千秋传

当阳作为三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深藏着功与名,一部《三国演义》,发生在湖北的故事有76个,而落笔当阳的就有37个,作者毫不吝啬地用10首词赋咏赞当阳。

赵云血战长坂坡,张飞吼断坝陵桥,糜夫人香销娘娘井,关云长玉泉山显圣……忠臣义士侠肝义胆,在这片土地上上演了惊天动地的史篇大剧,留下常说常新的三国故事。

物转星移,刀光剑影鼓角铮鸣早已远去,但多姿多彩的三国风物画卷依然在此随处可见。

长坂坡、霸陵桥、太子桥、三国包、娘娘井、锦屏山、望儿坡、麦城、糜城、玉泉山、珍珠泉……一个个三国遗迹在1700多年后仍氤氲着那段荡气回肠的战争场景,“关陵庙的无头树”、“数不清的和尚”等故事传说在民间口耳相传,千载不绝。

当阳杀故事、当阳打鼓说书、当阳皮影戏、花鼓戏等民间艺术也都有三国传说的内容。2014年,“当阳三国传说”并入“湖北三国传说”,被国务院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当阳三国故事,在三国风云中产生,在民间口头传承,因其内容丰富,精彩纷呈而远近闻名,因植根百姓,而弥足珍贵。

当阳的民间艺术把三国故事代代相传。 通讯员 吴永灵 摄

千年古战场如今变成沃野良田。通讯员 王华燕 摄

三国文化润当阳

驱车来到当阳,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长坂坡遗址前,矗立的那尊威风凛凛的赵子龙雕塑,这已成为当阳的城市象征,激励着48万沮漳儿女奋发图强,建功立业。

在这里,三国文化早已融入文化血脉,融入城市生活,三国符号俯仰皆是如影随形,长坂街、子龙路、子龙小学、长坂坡医院等城市设施无不浸润着三国风。

当阳一些集镇名字的来历,相传也与三国有关,庙前镇是因为张飞在此抗击曹兵,护刘备进川,后人建庙而得名;脚东港是因为关平在此涉水过河喊“脚疼”,关公误听为脚东”而得名;河溶镇原是刘备准备用来建都城的,诸葛亮见沮漳二水在此交汇,便说:“二龙穿心过,筑城有何用?”“河溶”便由“何用”谐音而来。

都说当阳“无处不三国”,就连美食也离不开三国的传说,“将军过桥”流传至今,关公李、糜城藕、子龙花生、双莲荸荠、长坂坡花饭等也伴随着英雄的美名而闻名遐迩。

千年岁月逝去,走在当阳境内的三国古战场上,山峦宁静,沮漳缓流,市井繁华,绿野田畴间一派丰收景象。

在街角巷陌,沏一壶仙人掌茶,抓一把子龙花生,听寻常百姓细品三国当阳。

三国文化早已融入当阳城市文化血脉,当阳无处不三国。 通讯员 佟凌 摄

古城当阳 夜色迷人。通讯员 佟凌 摄

链接

“一句话叫响当阳”旅游形象口号征集活动正如火如荼进行中,最终采纳作品将获奖励6万元,入围作品20件,各奖励1000元。征集日期截止到8月3日,投稿邮箱为87116208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