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相约走在上学路上。
孝感晚报讯(记者 李文勇 韩和平 通讯员 王代金)在安陆市王义贞镇中心小学有这样一群孩子:由于父母长年在外地打工,他们只能由年迈的爷爷奶奶陪伴成长,独自感受着与年纪不相符的孤独;为了到离家很远的学校上课,有的早上五六点钟就要起床赶路或坐车;为了节约时间,他们得在学校食堂解决午饭问题……他们被称为“留守儿童”,在这个名称的背后,是一个脆弱的群体,一种酸楚的生活状态。5月30日,记者在六一儿童节前夕走近这一特殊群体,带您一同感受他们的内心世界。
“快到学校了,跑!”两名女生因路途遥远,一路小跑。
“今天伙食不错,番茄瘦肉汤。”留守儿童端着饭菜给记者看
放学途径山林,老师一路护送
校园内,留守孩子不孤单
5月30日对留守儿童周未年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在当天的课堂上,老师送给他一件新衣服,并亲自帮他穿上。小未年高兴地告诉记者:“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节日礼物。”
周未年家住安陆市三冲村,离王义贞镇中心小学有5公里路程。在学校里,周未年不爱说话,性格比较内向。课间休息时,他也总是一个人偷偷地躲在角落里。小未年的性格让老师有点担心,这孩子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次家访,老师找到了答案:原来周未年是个单亲孩子,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只留下小未年和奶奶相依为命。父爱母爱的缺失让小未年的心门紧闭,他变得越来越胆小、内向,也不愿意跟同学交流。幸运的是,知道小未年的家庭情况后,老师和同学们都向他伸出了温暖的手。渐渐的,小未年的脸上开始露出笑容,也变得活泼起来,同学们都说他像变了一个人一样。
据了解,该校共有200多名留守儿童,大多来自农村。早上五六点钟,这些孩子就会走好几里山路或坐车来到学校,吃完早餐后开始学习,中午会在学校吃饭休息,下午放学后再往家里赶。该校校长告诉记者,近几年针对留守儿童增多的现象,学校也采取了一系列关爱措施,如通过家访为留守儿童建立档案信息;开通亲情热线,让孩子们每周和父母通一次电话;派专值老师负责照顾孩子们的午饭和午休问题。
小羽丰在菜园摘菜做菜
生活中,渴望来自父母的温暖
12岁的刘羽丰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70多岁的刘爷爷告诉记者,孙子出生后,儿子儿媳就到外面打工去了,一年难得回来一次。前几年,儿子儿媳离了婚,“可能是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太少了吧,孩子对父母很冷漠,每次见到儿子儿媳一点亲热劲儿都没有。”刘爷爷说,刘羽丰的爸爸现在一个人在武汉打工,有时候打电话回来想和羽丰说说话,可羽丰总是说不到两句就匆匆挂断电话。
13岁的小姑娘陈娜,说起自己的父母时一脸的高兴。她告诉记者,由于家离学校很远,每天早上5点她就得起床梳洗,然后和村里的孩子一起坐车到学校上学,放学后再和小伙伴们一起坐车回家。“爸爸妈妈都在武汉打工,他们每个月都会回来看我,还带我到处玩。”陈娜说,她知道父母在外打工是为了让她过更好的生活,所以平时在家她也十分听话。
10岁的李星明已有两年没有看到爸爸妈妈了。他说:“希望在六一儿童节这天爸爸妈妈能打来电话,亲口祝我节日快乐!”
老师定期家访,互相了解学生情况
懂事的小羽丰承担起家里洗碗刷筷的活
让更多小未年展露笑颜
本应围绕在父母身边撒娇的孩子,如今却只能从电话中听到父母的声音,或是在为数不多的节日里跟爸爸妈妈短暂相聚……当越来越多的父母为了谋生外出打工时,留守儿童问题渐渐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但是最起码的,父母应该时刻铭记一点: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爱是任何东西都无法代替的。
当然,关爱留守儿童并不仅仅是孩子父母的事,同时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针对这一特殊群体,我们应该从方方面面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学习上,为他们营造良好的氛围;生活中,尽力创造最好的条件;心理上,积极正确引导。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小未年再次展露笑颜。
移动:
湖北手机报:发送 HBSJB 到 10658000
楚天都市手机报:发送 CTDSB 到 10658000
湖北惠农手机报:发送 HBHN 到 10658365
电信:
湖北早晚报:发送 CZW 到 1065970107
湖北早晚报短信版:发送 88 到 1065970100
天翼健康生活手机报:发送TYJK到1065926858
联通:
联通手机报-湖北日报:发送 HB 到 106558666
联通手机报-楚天都市报:发送 Z 到 106558226
联通手机报-楚天金报:CT 88 到 106597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