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继承与创新中繁荣文化艺术事业
——在全市文艺界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2年5月21日)
中共襄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杨绪春
各位文艺家朋友,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个专题座谈会,大家聚集在一起,要思考、研究和解决一个问题:新时期如何继承、发展和繁荣襄阳的文艺事业?下面,我讲几点想法,供同志们参考:
一、要把促进襄阳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作为纪念《讲话》的重要目标。
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十分重视文艺工作。毛泽东在《讲话》开篇就讲到,“在我们为中国人民解放的斗争中,有各种的战线,就中也可以说有文武两个战线,这就是文化战线和军事战线。我们要战胜敌人,首先要依靠手里拿枪的军队。但是仅仅有这种军队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文化的军队,这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他讲到一靠朱总司令,二靠鲁司令,1949年10月26日毛泽东给陕甘宁边区人民的复电称,“我庆祝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人民继续团结一致,迅速恢复战争的创伤,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国家领导人对延安精神都进行了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表态。2011年10月,我党召开了十七届六中全会,这是继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党领导文化工作的又一个里程碑。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随后中办、国办印发了《国家"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提出了包括文艺在内的文化工作发展大繁荣的目标、措施和实施保障,前不久湖北省委省人民政府也发布了《湖北省十二五时间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纲要中也对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保障措施做出若干重要纲领性和可操作性的决定。今天,我们在这里纪念延座讲话70周年,就是要重温在那么艰难困苦的环境下毛泽东主席对文化工作的重视,对文化工作提出的若干方向性要求。今天,70年前的讲话仍指引着我们,仍启迪着我们。结合襄阳当前实际,最重要的工作是要把中央和省里关于文化改革发展的系列决定更好地在襄阳得到全面的落实。市委即将召开全会对文化襄阳作出决定,市委市政府对“文化襄阳”建设是高度重视的,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对加强“文化襄阳”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这些都是我们做好襄阳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
当然,也应客观地看到,襄阳的文化文艺工作与我们的时代发展都还存在较大的甚至是很大的差距,与人民群众的需要相比有很大的差距,与我们文艺工作者的愿望相比也有较大的差距,与全国部分先行城市相比也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在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70周年的时刻,我要大声疾呼:襄阳的文化文艺工作亟需要改变现状,亟需要得到更大的重视,亟需要更强力的政策支撑,亟需要更大的恢复和发展。这不仅是文艺工作者的任务,而是全社会的任务,但首先是文艺工作者的任务,相信按照“文化襄阳”建设的蓝图,我们能尽快地实现以上目标。前不久我去了有关剧团,很受感动。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党和政府对文艺工作者的重视,文艺工作者也以极大的热情,创作了许多经典作品。但是,现在看到院团目前出现的困难,襄阳京剧团在物质那么匮乏的五十年代余益庵老专员拨粮食建起了上千人的茅草盖的剧场,出现了大家扛着被子排队买票看戏的盛况,即使在七十年代,当时干部每月半斤油、革命文艺战士每人每月一斤半油,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文艺工作者的关心,对城市文化事业的关心。改革开放后随着形势发展和社会变革,多元文化的出现,京剧团的发展遇到了较大困难,演职人员的收入和人才出现了较大的反差,人员出现了青黄不接;市歌舞剧团、豫剧团也都存在类似的问题。因此重温《讲话》,我们当前要把中央、省关于文化改革发展的文件落实好,把市委即将召开的“文化襄阳”的全会筹备好,为襄阳的文化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二、要与时俱进地解决好文化工作服务谁和怎样服务的问题
毛泽东同志在《讲话》中,全面阐述了“源与流”的关系,“文艺与生活的关系”,“文艺为什么人服务”,等等,这些论述归结到一点,就是为什么人服务和怎么服务,以及文艺要不要思想性的问题。文艺不能离开人民大众的需要去作远离革命实践的无病呻吟,必须具有高尚的品格和思想,舍此,就远离了文艺的根本目的。鲁迅先生说,文艺是烛照国民精神的灯火。
服务谁和怎样服务需要与日俱进和创新。当前的社会现状、任务、社会结构已经不是70年前的状况,需要适应当前的任务和社会结构。毛泽东同志当年讲,“那末,什么是人民大众呢?最广大的人民,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今天,当然不能再简单地照搬这个结构。“三个代表”中,中国共产党从原来仅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现在还代表中华民族利益。解决服务谁怎样服务,要很好地与当前“走转改”结合,要很好地与当前“四个襄阳”的实践相结合,坚持挖掘历史与弘扬现代相结合,坚持正面讴歌的主旋律与鞭挞阴暗相结合,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要把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民主、科学的精神与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结合,要把大众文化与精品文化进行有效的结合,还要把本土文化与开放文化结合。
三、永葆延安精神,尊重文化艺术
这里谈两个方面的问题,从文艺工作者的角度,我们要保持延安精神。延安精神很重要的,包括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艰苦奋斗、乐观主义。我想,当前我们的文艺工作要学习这些精神,要按胡锦涛同志讲的形成求真务实的作风,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保持艺术家的道德情操,文艺作品中才能透出气节,透出正气,透着人性。当时在延安那么艰苦的环境下,都能创作出那么多经典的文艺作品;再从历史上想一下,许多文化伟人,无论是文学家还是音乐家,他们往往都是在十分拮据的生活环境下,创造出若干艺术罕世之作,现在的物质条件不知要好多少。因此,文艺工作者要耐得住寂寞,坚守道德底线。
另一方面,从党委政府和社会各方面,要关心文艺工作者,要尊重艺术家,要为他们创作提供更多的灵感和更好的环境,要让自己城市的艺术家们更体面地生活,要改变少数不关心艺术家、轻视文化人、唯物独尊、唯GDP至上的现象。
四、要搞好文艺的普及与提高
毛泽东对普及与提高做了十分精辟的阐述,他强调:“在目前条件下,普及工作的任务更为迫切。轻视和忽视普及工作的态度是错误的。…… 但是,普及工作和提高工作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不但一部分优秀的作品现在也有普及的可能,而且广大群众的文化水平也是在不断地提高着。”他特别强调了对干部的普及与提高,“因为只有经过干部才能去教育群众、指导群众。如果违背了这个目的,如果我们给予干部的并不能帮助干部去教育群众、指导群众”,70年后的今天,文化艺术至少在襄阳,毛泽东同志所讲的情况还具有十分现实的指导意义,可以说我们现在普遍的艺术还缺乏应有的修养,文化人还是偏少,文化的市场有限。从经济学上讲,供给与需求相关,需求不足,供给就难以实现;有些需求我们又缺乏供给。为了实现更大的供给,即文化繁荣,需要增加需求,需要培育市场,需要培育大家对文化素养,因此普及十分重要,要让更多的企业家、更多的民众懂得我们的艺术,我们的艺术也要想办法让更多的懂,才能实现文化的大发展。要通过创作文艺精品,提高品位。当前要十分注重基础的艺术培养,从娃娃抓起,从学生培育起,要注重素质教育,学校多开展艺术节,同时要注重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艺术素养的培养,这也是为做好群众工作的好办法,毛泽东早就指出这一点,现实生活中我们领导往往忙于日常工作,客观上缺乏文化艺术的被熏陶的时间,因此要创造这种环境。总之,在普及与提高上,一定要让更多的参与到文艺上去,不能仅仅是文联或者艺术协会的同志做这项工作,大家都去参与是好事。
五、要切实解决艺术人才青黄不接的问题
这是当前面临的一个十分急迫的问题,市京剧团最年轻的也有43岁了,歌舞剧团情况差不多,需要花力气招回、引进、培养一批紧缺的专业人才,要文艺常青,必须人才常青;如果断档了,就是我们的罪过,现在亡羊补牢,虽有些晚,但总比不作为要好。市文旅新局、市文联及相关专业协会,要尽快制定人才补充战略,必须采取有效的办法,逐步改变。市艺术学校要加快筹建,从长远上培养基础艺术人才。
此外,当前要在筹备诸葛亮文化旅游节、培育文化演出市场、鼓励文学影视创作以及各艺术协会换届等方面,按市里已经部署的工作,抓紧落实,为襄阳文化繁荣发展,只争朝夕,作出应有的贡献。
移动:
湖北手机报:发送 HBSJB 到 10658000
楚天都市手机报:发送 CTDSB 到 10658000
湖北惠农手机报:发送 HBHN 到 10658365
电信:
湖北早晚报:发送 CZW 到 1065970107
湖北早晚报短信版:发送 88 到 1065970100
天翼健康生活手机报:发送TYJK到1065926858
联通:
联通手机报-湖北日报:发送 HB 到 106558666
联通手机报-楚天都市报:发送 Z 到 106558226
联通手机报-楚天金报:CT 88 到 106597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