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椒评论丨湘鄂聚才:实现“惟楚有材”的现代转化

红网 2025-10-24 22:45

——“智汇潇湘 才聚湖南”(武汉站)系列评论之二

长江奔流,将湖南和湖北的命运紧密相连;洞庭波涌,让荆楚文化与湖湘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交融共生。10月25日,“智汇潇湘 才聚湖南”的专场招聘活动将在武汉拉开帷幕。这场跨越长江的人才之约,不仅是湖南招揽英才的务实之举,更是湘鄂两地“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脉相通、产业互补”的生动注脚。从历史深处的文化共鸣到当代产业发展的协同,湖南与湖北的双向奔赴,正书写着中部崛起的人才篇章。

回溯历史长河,湘鄂共饮一江水,同属于楚文化区域。“惟楚有材,于斯为盛”,道尽两地深厚的人才渊源。从屈原行吟泽畔抒发的家国情怀,到杜甫登高远眺写下千古绝唱;从岳麓书院千年来的弦歌不辍,到武昌城头划破时代的辛亥枪声,楚文化的精神基因,在两地代代相传。这种文化同频,也让武汉人才走进湖南时少了地域带来的陌生感,多了文化认同催生的亲近感,更容易在这里找到精神和价值的契合点。

作为中部科教重镇,武汉人才储备雄厚,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众多高校云集,在校大学生规模达百万级。而湖南在“三高四新”美好蓝图中,更搭建起广阔的发展舞台,等待武汉学子前来施展才华。此次招聘会,正是依托湘鄂两地深厚的文脉根基,以推动人才资源跨区域流动与共享,实现“惟楚有材”的现代转化,为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如果说湘鄂同源的文脉为人才流动搭建起了情感的“桥梁”,那么两地互补的产业格局,则为人才扎根提供了坚实的“底座”,为人才流动提供了坚实基础。湖北省武汉市在光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等领域根基深厚,拥有“光谷”“车谷”等国家级产业集群,同时依托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构建起强大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光电子领域为例,锐科激光的六大系列产品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正是得益于“企业出题、院所解题”的合作模式,彰显了武汉人才培育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

近年,湖南在工程器械、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方面领跑全国,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为人才搭建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2024年,湖南工程机械产业集群规模、先进轨道交通与航空动力产业等都处于全国先进水平,湖南亟待大量专业人才参与到产业升级的建设之中。而武汉的人才优势与此高度契合,可助力湖南高端装备智能化升级、助力湖南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延伸等等。

此次招聘会,既是湖南向武汉人才抛出的“橄榄枝”,也是两地产业协同的“对接会”:武汉的技术人才可以在湖南找到广阔的产业应用场景,湖南的产业优势也能为武汉人才提供实现价值的舞台。

长江万里,楚才荟萃。当湖南招贤引才的号角在黄鹤楼下吹响,这场招聘会成为湘鄂以人才为媒,共赴高质量发展之约的生动象征。从历史文化的同根同源,到产业发展的互补共赢,湖南与湖北的双向奔赴正书写着中部崛起的人才新篇章。期待更多武汉英才选择湖南、扎根湖南,在这片充满机遇的热土上绽放青春梦想,走向成功的彼岸。

来源: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