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汇报:青春如秧,唯有深植沃土方能茁壮成长;使命如炬,唯有赓续传承方能熠熠生辉。作为华农学子,我始终铭记“勤读力耕,立己达人”之校训,将实践视为锤炼品格、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把个人成长融入时代使命,在实践中躬身力行。从加入国旗护卫队的严苛训练,到深入三峡移民村踏上乡村振兴的广阔田野,再到投身志愿服务传递温暖,每一次实践皆成为我成长道路上的精神滋养。唯有不忘初心,勇担时代责任,方能在青春的耕耘中绽放光彩,在祖国的召唤中谱写华章!
躬身实践,探寻乡村振兴时代答卷
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也是青年学子厚植“知农爱农”情怀的实践课堂。2023年暑期,我带领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实践团赴湖北宜昌许家冲村,调研乡村产业发展、基层治理与生态建设。这座“坝头库首第一村”,曾是三峡工程移民搬迁的重点区域。三十载风雨兼程,如今的许家冲村已蝶变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在这里,我既是观察者,更是参与者,用双手触摸乡村振兴的脉搏。
初到许家冲,村党委书记谢蓉与实践团举行了实践基地挂牌仪式。望着“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实践基地”的牌匾,我深感责任重大。在走访中,我们在一针一线间感受手工刺绣传统技艺的温度;在双狮岭茶叶合作社,我们与茶农共同采摘新芽,体会“绿叶变金叶”的艰辛与智慧;在萧氏茶业基地,现代化的生产线让我惊叹数字化转型为农业注入的活力;在村委会座谈中,我们了解到乡村数字农业平台如何精准匹配市场需求,如何借助合作社运营提升农民收益。一位返乡创业的“三峡茶姑娘”以生动实践诠释了乡村振兴的时代命题:她毅然放弃城市工作的优渥待遇,回到家乡投身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她带领我们走进直播间,讲述如何通过短视频推广本地茶叶,如何借助社交电商拓展销售渠道。
与此同时,许家冲村的生态保护也让我印象深刻。从垃圾分类体系到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从河道治理到生态农业的推行,绿水青山正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靓丽底色。我们在调研后撰写了乡村电商发展的优化建议,希望为乡村经济注入新思路。实践虽已结束,但思考仍在延续——乡村振兴不仅是政策与资金的扶持,更是无数劳动者脚踏实地的耕耘。振兴乡村不仅是国家的召唤,更是青年的责任。唯有扎根泥土、贴近群众,才能真正读懂“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深意。
铿锵步伐,锤炼钢铁意志护卫信仰
如果说乡村实践让我看到了时代发展的脉动,那么国旗护卫队的经历则让我在严格训练中锤炼意志,在无声坚守中涵养家国情怀。
2022年秋,我通过层层选拔加入华中农业大学国旗护卫队。从一名普通队员到护旗手,再到教练,两年的历练让我从稚嫩到成熟,从脆弱到坚强,从畏难到担当。
记得第一次穿上军装时,我在寝室反复练习系绶带、别领花,花了整整一个半小时才穿戴整齐。冬日寒风刺骨,凌晨五点的升旗任务更是考验,但每当国旗随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胸中的自豪感便驱散了所有困倦。队长曾说:“国旗班的每一步正步,都是对国家的承诺。”为了这份承诺,我们在烈日下站军姿、在暴雨中练端腿,小腿肿胀、脚底起泡成了“家常便饭”。
在一次次军姿训练中,我学会了挺直脊梁,以刚毅姿态面对挑战;在一次次团队协作中,我领悟到集体荣誉高于个人得失;在一次次迎风飘扬的红旗下,我愈发坚定肩负使命的信念。如今,我已成长为国旗护卫队的“接棒人”,将“认真、坚持、热爱、传承”的八字箴言传递给新队员。护旗的日子虽已成为过往,但那份敬畏、忠诚与担当,早已沉淀于我的内心深处,成为引领我前行的精神灯塔。
以劳育德,在志愿服务中践行初心
劳动不仅是身体的力行,更是精神的塑造。在大学期间,我始终将志愿服务作为开展劳动教育、践行初心使命的重要方式。从下乡宣讲到校园公益活动,从疫情防控到社区服务,每一次躬身力行都让我感受到劳动的伟大与奉献的价值。
在许家冲村的幸福食堂,我们为村中老人提供助餐服务;在“狮山欢乐节”中,我参与食品采样,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我主动加入物资分发队伍,搬运消毒用品、值守检测点……这些经历让我深刻体会,真正的劳动教育,是让付出成为习惯,让奉献融入生命。
实践是最好的课堂,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回望大学生活,社会实践拓宽了我的视野,护旗经历磨砺了我的意志,志愿服务培养了我的责任担当。未来,我将继续秉承“勤读力耕,立己达人”的校训精神,持续深入基层实践,不断精进学识,努力成长为一名知农爱农、心怀家国的新时代青年。青春因奋斗而绽放光彩,唯有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才能无愧于伟大的时代,不负韶华,不负祖国的殷切期望!
红色导师点评: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坚持知行合一,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王佳琪同学通过实践不断锤炼自我,主动把个人成长与国家使命结合起来。她带领团队探寻移民新村许家冲的乡村振兴密码,深入田间地头感受乡村振兴的力量。在国旗护卫队的严格训练中,她用敬畏、忠诚和担当传递信仰,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应有的责任与担当。她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实践,深入社区、乡村、学校传递正能量,在每一次躬身力行中感受奉献的价值。王佳琪同学以实际行动诠释了青年一代的责任与担当,她的经历无疑是新时代青年在乡村振兴与社会发展的广阔舞台上,勇敢追梦、积极作为的生动写照。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汇报人:王佳琪(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22级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
红色导师:崇延磊(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本科生党支部书记)
责编:王舒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