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界定了非遗保护的内涵:“‘保护’指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各种措施,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特别是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这一界定明确了开展保护的重要内容,其中“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是非遗保护重要的目的,非遗是一种不同于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文化,活态传承是其内在的发展逻辑和要求。
传承人的内生动力促进非遗文化再生产,保持其活跃度
活态文化关键在“活”,活跃度是其重要表征。在我国的非遗保护体系中,非遗分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十大类别。目前,国务院已公布了5批共1557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门类众多、内涵丰富的各项非遗均有其发展规律和独特性,在活态传承的具体路径上也千差万别。如何让“非遗”再一次火起来、活起来,湖北蕲春管窑镇的经验值得总结。管窑曾名列湖北省“三大民窑”之一,其传统手工制陶技艺传承千年。现如今,管窑陶艺传承创新,陶艺小镇声名鹊起。2014年,在明窑陶艺公司园区内,一个徽派建筑群拔地而起,这片被称为“柿外陶园”的地方,将昔日闭塞狭小的陶艺作坊推向了公众的视野。园区现已转型为一个集陶瓷制造、销售及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综合体验区,每年吸引5万名学生前来参与研学活动,开启了全新的发展模式。源远流长的湖北手工制陶技艺得以传承创新,以何良法为代表的陶艺大师及其传承人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20年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省潮州市广济楼考察时的讲话强调,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着与众不同的文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产品慢慢被淡忘,人们对其的青睐度大大降低,导致现阶段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缺少传承人,生存发展空间越来越窄”。2012年,蕲春县管窑镇推出一系列恢复古镇陶艺举措,鼓励老艺人们重振旗鼓再燃窑火。何良法师傅举全家之力成立陶艺公司,初期不得不依赖何建平、何晓胜回乡创办的电子厂的资金支持来维持生存。为了集中力量做好陶艺公司,兄弟两人干脆关掉了电子厂,哥哥建平主管园区业务经营,弟弟晓胜主抓制陶生产。2023年,年近八旬的何良法老师傅说服刚刚大学毕业的孙子放弃互联网大厂的工作机会,回到蕲春管窑镇,一家三代接力,传承千百年的窑火得以在荆楚大地上生生不息。除了传承人,还需要熟悉管窑陶艺的发展轨迹的当地决策人、协助人与传承人沟通和探讨,充分掌握并落实适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措施,管窑的非遗传承,离不开镇政府给予的支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人才因素是最关键的因素,特别是对非遗传承有使命感、责任感的人,在强大的内生动力驱动下,不计名利报酬,全身心投入到传承事业之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发展虽然能够以产业化发展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但与那些以营利为目的的产业存在明显的差异,即更注重非物j政府等公共性机构和组织的积极参与”。在管窑的非遗技艺传承发展过程中,政府更多地是从政策方面入手对产业化发展进行引导,并对产业化发展的方向和内容等进行规定,但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技术、人才等,其发展目前还缺乏稳定性。
非遗文化传承方式的创新性激活再创造,使其更具时代魅力
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在组织方面缺乏科学性、合理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途径、方式亟待创新与优化。陶艺作为中国传统技艺的一种重要形式,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要求我们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理解并提取其精髓,与现代社会需求相结合。创新性激活再创造的路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融合现代审美,从日用陶到精品陶、艺术陶的产品线创新。陶器上的书法与绘画承载着中华文化的文化根基,这两种艺术形式展现了中国人对“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道德修养的追求。在保持其精神内核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审美元素,使作品更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例如,尝试使用不同材质和颜色,或运用现代构图和色彩搭配,使传统艺术焕发新的生命力。在书法艺术中,汉字的形式美与表达情感的内涵可以通过现代设计、广告、电影等领域得到全新的展现。通过与现代生活的结合,不局限于传统的艺术展览或个人练习,融入大众文化,成为现代艺术表达的一部分。在绘画中,中国传统山水画讲究意境与留白,这一审美追求可以通过与现代抽象艺术、装置艺术结合,实现视觉上的创新表达。
其次,技艺与艺术形式的创新。传统制作工艺复杂、周期长、成本高,限制了其发展和传播。通过跨界合作,将非遗技艺与其他艺术形式、现代科技相结合,可以创造出全新的艺术体验。传承人开始尝试引入新技术材料工艺,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同时降低成本和对环境的污染。传统的技法、色彩运用和构图方式可以在新材料、新媒介中进行再创作,展示出新的文化形态。一些艺术家已经开始利用这些技术进行书法和绘画的创作,通过动态的笔触、数字效果,让传统艺术在数字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这样的创新不仅让艺术形式更加丰富,也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传统陶艺作品往往侧重于审美和收藏价值,但在现代社会,通过功能性的拓展,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传统技艺作为文化软实力的一部分,通过现代媒体、电影、动画等途径与全球观众产生共鸣。中华优秀文化中的民间艺术和非遗项目在新时代中通过技术创新、设计融合、市场化发展和青年参与等方式,实现了创造性转化与进一步发展。
最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平台,推动传统技艺的普及和创新。通过线上课程、互动式教学等方式,降低学习门槛,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和参与,从而培养新一代对传统技艺的兴趣和热爱。陶艺的思想内涵非常丰富,包括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些思想精华,也寄托了老百姓的理想和希冀。陶艺图案原来多取材于自然景观、花鸟虫鱼、历史人物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陶艺设计开始关注现代社会热点和现实生活,推出了一系列具有时代感和现代感的新作品。通过作品介绍,可以深入挖掘和阐释这些思想内涵,使其得到更全面的发掘和更深层次的阐释,从而赋予其更强的现实教化功能。
传播方式的拓展激发再传播,增强了非遗文化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传统技艺不仅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也体现了普通百姓在生活中对美的追求和独特的艺术表达。在保持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创作反映现代生活、符合时代精神的新作品。组织民间艺术作品参加国际艺术节、展览,与国际艺术家进行交流合作,向世界推广中国民间艺术。非遗保护政策制定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传统元素与当代需求的结合。民间艺术源于生活,传统技艺、图案、造型等富有地域特色的元素可以与现代生活方式、社会需求相结合。例如,将传统剪纸的艺术风格与当代设计、建筑装饰等领域相结合,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或产品。在时尚、家居装饰、城市景观等领域,传统的民间艺术元素可以通过重新设计,赋予其新的审美和功能,迎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和生活习惯。传统节日习俗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这些习俗经历了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融入了现代元素,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时代魅力。如寒食节到清明节的转变:寒食节原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正值清明节气前,节俗活动从单调向丰富发展,节日气氛从悲凉黯淡向欢快明丽发展。七夕节从乞巧节转变为中国爱情节,与西方情人节对标,重新发掘和阐释了七夕节与爱情的关联性。重阳节从古代的敬老爱老节日,到现代成为敬老爱老的象征,体现了对老年人的关爱和尊重。
第二,技术与表达形式的多样化。现代科技的发展为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例如,通过数字技术,可以将传统的皮影戏、年画、木版画等以数字化的方式展示,扩大其传播范围,并赋予其更多的互动性,数字化与科技融合,通过开发具有传统文化元素的手机应用程序、游戏等,让年轻人在娱乐中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可以通过跨界合作进行创新,比如将戏曲、民间音乐与现代流行音乐相结合,形成新的音乐类型。或者将传统的泥塑、陶艺与现代雕塑艺术结合,产生新的艺术表达。数字化商品利用数字技术对民间艺术进行记录、保存和展示,如建立数字博物馆、在线艺术展览,使传统民间艺术通过网络平台触达更广泛的受众。发展以民间艺术为主题的文化旅游项目,举办庙会、节庆活动,为民间艺术提供展示和传承的场所,让游客在体验中了解和传承民间艺术,如近些年火爆的簪花也吸引了不少关注。
第三,在全球化背景下推进文化交流与融合。民间艺术不仅是地方文化的代表,还可以通过文化交流在国际舞台上发光发热。例如,将中国传统的刺绣、蜡染、剪纸等技艺与其他国家的传统手工艺进行融合,创作出具有跨文化特色的艺术作品。同时,通过国际艺术展览、交流活动,能够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独特魅力,促进文化的双向传播与创新。如将春节传统文化推向国际舞台,通过举办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组织国际友人参与春节庆祝活动等形式,提高春节传统文化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组织各类春节文化活动,如庙会、舞龙舞狮等,让年轻人亲身参与其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氛围。中医药也逐步在国外形成影响力,并在欧美、非洲等地区获得认可和应用,中医养生理念逐步被其他国家和地区接受。在一些西方国家,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如针灸和推拿已经被纳入健康管理体系,这标志着中医养生文化的国际化进程。
为了扩大市场影响力,非遗项目通过参加各种展览、比赛和文化交流活动,提高知名度,同时积极寻求与旅游、文化等相关产业的合作,以拓展其市场应用空间。通过网络平台、社交媒体等进行广泛传播,使更多人能够了解和欣赏到传统艺术形式。利用数字技术对传统书法绘画进行记录、保存和传播,可以有效防止文化遗产的流失,并为其创新提供新的可能。马克思主义视角下,文化自信源于对自身文化的深入理解和对外来文化的开放态度。赴海外向世界展示独特的中国戏曲艺术和传统技艺,在这些国际交流中,不仅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还通过与其他戏剧、技艺的交流吸收了新的艺术元素。这种跨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不仅拓宽了表现形式,也提升了中华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
总的来说,通过内容的更新、表现形式的创新以及国际化传播,非遗文化既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实现了与当代社会的紧密结合。
日用日新的新鲜感提供了多元主体间再交流的机会,体现了非遗文化强大的凝聚力
“非遗产业化发展,不能单纯的对其文化内涵、传承价值的挖掘,而是要将其与当下人们的生活相关联,让非遗与人们构建起良性的利益关系,才能促成产业链的形成,进而实现产业化发展,促进非遗的传承和保护”。在理论上认识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意义、时代价值,还要在实践中积极浸润,发掘文化遗产“文”的意义、发挥文化遗产“化”的作用,引导民众树立文化自信心自豪感,克服“文”有余而“化”不足的痼疾。日用日新的新鲜感提供了多元主体间再交流的机会,其凝聚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技艺可以通过设计师与传承人合作,开发出符合现代市场需求的文创产品。许多民间艺术形式面临传承人减少、技艺失传的问题,结合现代教育与互联网传播方式,可以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到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创新中。中国传统文化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推陈出新,在传统技艺发展方面尤为突出。例如,京剧与现代舞、流行音乐等艺术形式的融合,吸引了大量年轻观众。2019年,著名京剧演员尚长荣与国际知名的现代舞团合作,推出了名为《丝绸之路》的演出,将京剧的经典元素与现代舞的表现手法结合,获得了观众的热烈反响。通过网络直播和短视频平台,京剧的表演和知识得以更广泛传播,许多年轻人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到京剧的魅力,参与到传统文化的学习中。虎年春晚火出圈的《只此青绿》,不仅将人拉回宋朝《千里江山图》所展示的盛况,无数观众排长队只为一睹北宋天才画家王希孟唯一传世的作品。《千里江山图》上用矿物质颜料绘出的青绿色,历千年而不暗淡,正是这一点给了《只此青绿》的主创团队灵感。《只此青绿》创造性转化了《千里江山图》,在舞台上,舞者用身体呈现出山的外观,千年古画在现代舞台上动了起来。更加贴近民众的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具有中国风的手势舞和视频的流行,满足了大家对美好精神生活的需求,同时也宣扬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经历了创造性转化与进一步发展,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如苏绣作为传统刺绣艺术的代表,在现代设计与市场化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来,许多苏绣工坊与时尚品牌合作,将传统刺绣技艺与现代服饰设计结合,创造出独特的产品。时尚品牌推出了一系列以苏绣为主题的服装,这些服装不仅保留了传统刺绣的精致工艺,还融合了现代流行元素,吸引了年轻消费者的关注,引发了中国风热潮。苏绣的数字化传播也在加速其发展,许多刺绣艺术家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吸引了大量粉丝。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传统技艺的知名度,也使得更多年轻人对苏绣产生了兴趣,从而推动了人才的培养和传承。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和预防疾病。养生文化的起源与形成中国传统养生文化起源于古代的《周易》、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主要强调防重于治,顺应自然,阴阳五行,讲究整体观和辨证施治,人与自然的和谐、身体内外的平衡。这些理念在现代医学中通过整合治疗、功能医学等方式得到了创造性转化。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如基因检测、大数据分析等,为个体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中医养生方案,提高养生效果。社区通过组织养生活动,如中医义诊、养生讲座和健康咨询,增强公众的健康意识和养生知识。武汉某医院的“酸梅汤”,一些中医药房推出三伏贴等服务等等,成功的将中医带入普通大众的生活中。这种“草根”传播方式,使养生文化更加贴近生活,容易被接受。
通过移动医疗平台、线上诊疗、智能设备等手段,中医药服务得以更加便捷地普及到大众,甚至远程进行中医诊疗和健康管理。互联网和移动应用程序的普及,线上学习平台的兴起,让更多人能够接触到中医养生知识,结合年轻人的习惯,有很多新潮的养生方法得到了网络上的热议。养生App不仅提供传统的养生知识,还结合用户的健康数据,制定个性化的养生计划。这种数据驱动的方式,有助于提升养生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在教育体系中增加中医养生课程,从小培养健康意识,将传统养生智慧融入日常生活,如学校开展“食疗养生”“四季养生”等主题课程,通过讲座、实践和研究,培育更新人们的养生观念,将传统养生方式融入日常生活。中医药的治疗方法多样,这些方法在治疗许多慢性疾病、疑难杂症以及在疾病康复期的调理中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在奥运健儿的比赛中,我们时常可以看到拔罐的应用,运动场上可以看到外国运动员也尝试拔罐、针灸等中医的治疗保健方法。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中医药的科学文化价值,中医药文化馆亮相冬奥会,吸引了世界人民的目光,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中医四诊仪进入了中国空间站,为航天员的在轨生活提供了健康保障;中医药大学生走进了中小学第二课堂,将文化的熏陶与健康的洗礼带给每一个孩子;中医馆开进了社区,基层医疗惠及全民;中医药影视剧、中药奶茶、中药咖啡风靡青年人群,激发了中医药在新时代的强大生机与活力。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非遗是一种活态文化,她的保护和传承,绝不只是文物式地抢救和文献式地留存,更需要不断再生产、再创造、再传播、再交流。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意味着在新时代彰显非遗文化的活跃度、创新性、影响力和新鲜感。传承人的内生动力促进非遗文化再生产,保持其活跃度;非遗文化传承方式的创新性激活再创造,使其更具时代魅力;传播方式的拓展激发再传播,增强了非遗文化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日用日新的新鲜感提供了多元主体间再交流的机会,体现了非遗文化强大的凝聚力。非遗传承必须注重在活跃度、创新性、影响力、新鲜感四个维度的“活化”。一言以蔽之,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必须注重其“活化”——即通过创新的方式使其在当代生活中得以延续并发挥新的作用。
注:该文系湖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是这个理”专项“‘窑’望千年守艺人”理论成果。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梁红(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编:沈素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