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中国唯一的普氏原羚保护站—青海湖南岸保护站

中国新闻网 2021-10-02 12:02

【解说】普氏原羚,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中国特有的哺乳动物中数量最少的物种,也是世界上有蹄动物中处于最濒危的物种。普查显示,2007年普氏原羚种群数量在300余只左右,目前普氏原羚年均种群数量稳定在2700余只。

【解说】青海湖湖滨地区是普氏原羚在世界上仅存的栖息地,这里有着中国唯一的普氏原羚保护站-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岸保护站。

【同期】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岸保护站工作人员 黄卓么杰

现在我们南岸保护站普氏原羚总共有70只,今年新产的小羊羔有15只。每天早上必须得早早地去,早上7点多8点,天一亮就得进去监测。

首先我们检查围栏,因为整个保护站都是由围栏圈起来的几百亩草场。先检查一下围栏看有没有破损或者是被盗之类的,然后看看底下有没有狐狸洞,或者其他野生动物进来。然后再数一下这里面普氏原羚总共有多少只,必须要清点数字,数字对上以后拿着望远镜或拿肉眼看它有没有受到伤害之类的,中午的时候我们进去给它拉一趟水,里面有几个饮水槽,每天都要放新鲜的水。

【解说】自成立以来,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人工驯养繁殖的种群数量逐年增加,为这一极度濒危物种的保护和研究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同期】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岸保护站工作人员 黄卓么杰

每年7月份,7月初到8月底,这有将近50天是产羔期,我们就住到保护站里面,24小时住到里面,然后产羔期母羊产高的时候像那种狐狸、獾猪或者猛禽之类的(动物),就害怕捕食小羊羔。我们守在那里面,一个小时半个小时就在里面巡查,不停地巡查。在交配期,普氏原羚雄性之间为争夺交配权要打斗,受伤的情况发生的比较多,肯定要加强监测力度。

【解说】今后,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还将依托南岸保护站,建立普氏原羚救护研究中心,从基因库建设、谱系管理到救助、野化、放归,提供更加科学、全面的保护机制。

张晨 李江宁 青海共和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