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假“活佛”,两面人生

新华社 2021-02-02 13:46

吕竞品一眼就从警方提供的照片中

认出了同乡杨洪臣。

“我俩1991年还一起去大连打过工。

等到2000年前后再见面时,

不知道为什么他就成了‘扎西桑吉’,

还穿上了喇嘛的僧服。”

民族身份造假、宗教身份造假、宗教行为造假,

这个三假“活佛”敛财骗色、非法行医,

过着骄奢淫逸的两面人生……

不念佛经念“钱”经

2016年6月,因“师傅”插足自己的婚姻,郑易(化名)愤然走进深圳市福田区民族宗教事务局,决定举报“上师”“扎西桑吉”。

曾经,他眼中的“师傅”是一位“得道高僧”,工作人员核查完信息,明确告诉他“没有这么一个人”。

深圳警方从杨洪臣身上查获大量现金

2020年2月,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对杨洪臣案作出一审判决,杨洪臣犯利用迷信破坏法律实施罪、诈骗罪、强奸罪、职务侵占罪,数罪并罚,决定合并执行有期徒刑18年,其余4名被告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3至5年不等。2020年4月,该案二审维持原判。

由此,杨洪臣二十来年假造藏族身份,自我包装成“活佛”,曲解教义开展封建迷信活动的犯罪行为终于受到惩处。  

拍案

披宗教之外衣,行谋财害命骗色之实,假“活佛”杨洪臣的行为既损害了藏传佛教声誉,也构成了犯罪。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宗教研究所副所长拉先加说,要彻底堵住“杨洪臣们”的路,除了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对假冒藏传佛教教职人员等行为进行严厉查处,同时还要做好藏传佛教教义阐释工作,对确有需求的信教群众有针对性普及藏传佛教常识,堵住管理漏洞。

2016年专门发布了“藏传佛教活佛查询系统”,为信教群众提供了可靠的、明确的网上查询渠道。

广大信教群众要擦亮双眼,在参加宗教活动时一定去正规场所,不要盲目信仰,一定要辨别其身份,观察其言行,如遇困难可积极求助所在地的民族宗教事务局或者公安机关。特别是女性信众,要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如果在宗教活动中遭遇性骚扰等情况应主动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