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水润荆楚,文脉贯古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保护好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深入研究长江文化内涵,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长江文化是中华文明构建与演进的重要力量,提炼长江文化精髓,赓续长江文脉,推动长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意义重大。
在湖北省委网信办的指导下,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联合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上见”团队,邀请到著名楚学研究专家、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长江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刘玉堂,讲述楚文化的创新精神。
楚人的创新是全方位的,楚文化是一种创新的文化。楚文化创新,我用了一个成语来形容:一鸣惊人。因为只有创新才能一鸣惊人。
创新是什么?创新就是说别人从来没说过的,事实证明你说的最经典。创新就是做别人从来没做过的事,你做得最完美。假定你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鹦鹉学舌,那不是创新,那是模仿。而楚人拒绝简单摹仿,最擅长创新。
楚文化作为长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许多精髓,对当今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具有非常强的借鉴意义。比如说楚人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就有一个重要理念。老子有一句名言:“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有很多解释,不同的语境有不同的解读,如果从根本上来讲,就是要遵循大自然的规律。这一点是大家公认的,如果说老子说的还比较笼统的话,那庄子说的更直接。
庄子有一句名言是:“无以人灭天”。意思就是天就是自然,不要以人的意志挑战大自然。不要跟大自然拼个你死我活,你高我低,人们要想方设法调适自然、顺应自然,与大自然和平相处,呵护自然,这才是我们希望的。
又如故楚地云梦出土的秦律十八种中有一种《田律》,田律里面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提得非常高。比方说春季的时候,动物繁殖的时候不准打鸟,也不准打小兽,因为那时候你打死一只鸟,可能就死了若干只鸟;你打死一只母兽,那么它的肚子里面可能有若干头幼崽。
而且在春天的时候,树木生长季节不能砍树,只有一种情况可以砍。什么情况?家里有人去世做棺木可以砍,其他的任何情况都不允许你砍树。所以像楚人生态文明保护的这些智慧,乃至他们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值得我们今天借鉴。
习近平总书记说:“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那就告诫我们,一定要把长江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我们在保护的前提下,有序的来开发,而不是漫无目的的竭泽而渔式的开发。
楚人的创新精神值得我们大力的弘扬,楚文化的创新精神也是长江文明的创新精神的集中体现。长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弘扬长江文化时代价值的重要路径,在协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助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策划:陈武 陈俊旺
主创:杨虹磊 伍佳佳 章崴 章可可 刘思睿 麦浪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