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中国共产党江汉区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江汉区委关于进一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奋勇争先推动江汉在支点建设中当标杆走在前的实施意见》。全会要求,要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增强聚力支点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全会强调,要扛牢使命责任,奋力在支点建设中当标杆、走在前。汉口之根,江汉揽胜,这里既有百年商埠的厚重积淀,更有新时代干部的拼搏身影。在这片拥有百年商脉基因的土地上,广大干部正以拼搏进取的作风,将发展蓝图一步步变为触手可及的现实,铸就个人与江汉共荣新篇章。
两江交汇处,潮平两岸阔。今年以来,区委锚定建设武汉国家级现代服务业中心先行示范区目标,系统推进“1+9”产业集聚区建设,加速构建“235”现代化产业体系,展现出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生动局面,上半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20.76亿元,同比增长6.2%,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稳居全市前列。这份沉甸甸的答卷,来之不易、难能可贵,也充分证明,江汉的方向是正确的、措施是扎实的、成效是明显的、未来是可期的。
人无精神则不立。拥有拼搏进取、斗志昂扬的精神状态,干事创业才会轰轰烈烈;反之,倘若精神懈怠、懒惰无为,做任何事情都将会难有起色。从“我不能躺下,躺下就起不来了”的核盾功勋林俊德,到“不能歇,我还要搞建设”的当代愚公黄大发,再到“干革命要干到脚直眼闭”的草鞋书记杨善洲……无数先进典型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唯有永不言弃的拼搏,才能将无数“不可能”变为现实。当前,正处于决胜支点的关键时期,无论是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产业升级,还是化解信访矛盾、办好民生实事,都需要我们以拼搏精神破局开路,拿出“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拼劲,从内心深处把自己定位成“勇者”“斗士”,择高而立、向上而行,拼出江汉事业发展的更好局面。
拼一时、抢一时容易,始终保持拼抢状态不易。拼搏不是一时兴起,而是一种习惯,不仅要保持在开局、在起步阶段,更要贯穿全赛道、全过程。从达标,到进位,再到提升,一切成绩的取得,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轻松得来的。同样的,抓工作没有“差不多”的时候,也没有适可而止的说法。这要求我们保持一种“时时放心不下”的状态,永不言弃、超越自我,树立“全面工作创一流、单项工作争第一”价值追求,树牢“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时间观念,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城中村改造等工作中,与好的比、与快的赛、与强的竞高低,位居第一不止步、不居第一不罢休,在细节处见真章,在质量上求突破,用高标准、严要求不断提升工作质效,实现量变到质变的转化。
拼搏不是盲拼、盲干,既要个人本领高强,也要集思广益的巧干。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要坚定不移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全面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武汉重要讲话精神,从中找方向、找思路、找方法,切实把思想伟力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要踏实勤勉、一步一印的沉潜和专注,进一步提高专业知识、专业素养、专业精神,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多备几把“刷子”、多练几门“硬功”,在日积月累的沉淀、精益求精的努力中,实现自身的突破。要牢固树立“一盘棋”的大局观念,培养分工合作的团队意识,既勇挑重担、争当“主力军”,也在配合补位时甘为绿叶、乐当“替补员”,将个人优势转化为团队动能,持续迸发出“1+1>2”的协同效应。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奋斗者。让我们以非常之力推动支点建设,拿出“人生能有几回搏”的拼劲,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韧,攻坚克难、竭尽全力,以干部之干带领全区上下拼搏奋斗,在实干中践行最大担当,在笃行中实现美好愿景。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雷丹 (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团队、区委组织部)
责编:袁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