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中共武汉市委十四届十一次全体会议举行。会议强调,全市广大干部要担当作为、奋勇争先,坚决扛牢在支点建设中当好龙头、走在前列的使命责任。年轻干部作为生力军和未来栋梁,其进步成长不仅关乎个人前途发展,更关乎支点建设薪火相传、后继有人。年轻干部培养,非一朝一夕之功,要抓早抓小、精准滴灌,才能帮助他们在支点建设新征程上走得稳、走得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年轻干部接好班,最重要的是接好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班。政治上的坚定来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唯有把信仰种子深埋思想沃土,年轻干部方能在风浪考验中找准方向、站稳脚跟。针对年轻干部普遍理论储备不足的情况,武汉市江汉区创新开展“星汉启航计划”,充分利用辖区红色资源,组织新招录的38名选调生选聘生到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原汉口黄陂会馆)历史陈列馆以及长江书店(中国共产党在武汉创办的第一家书店)学习参观,实地探寻“三大精神”在江汉的历史传承,让年轻干部全方位沉浸式感受共产党人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把抽象的理论变得具体可感,让理想信念在年轻干部心中牢牢扎根。
从校门到机关门,年轻干部缺的从不是书本上的知识,而是与广大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并肩奋斗的经验和推进工作、解决难题的实践能力。基层是最好的课堂,带着“泥土气”的宝贵经验不在办公室里、不在书本文件中,而在招商引资的谈判桌前、重点项目建设的工地上、信访维稳的调解室中,只有在其中摸爬滚打、千锤百炼,年轻干部才能真正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实现从“知识型”干部向“实战型”“复合型”干部的蜕变。群众是最好的老师。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年轻干部要学会拜群众为师,用群众的语言、群众的思维解读政策,摒弃官腔套话,把生硬的条文规定转化为老百姓听得懂的“家常话”,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工作的风向标,真正把“国之大者”落实为民生实事。
近年来,一些年轻干部面对“糖衣炮弹”“围猎诱惑”,没有稳住心神,导致“起步就跌倒”,令人扼腕叹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于年轻干部作风问题,要“婆婆嘴”反复讲,时常敲敲木鱼、念念紧箍咒。要坚持严管与厚爱并重,既划清纪律红线,更激发担当锐气。严管要体现力度。使纪律规矩成为带电的“高压线”,把监督“探头”延伸覆盖到年轻干部成长全过程各方面,确保他们“不偏航”“不触礁”。厚爱要体现温度。一方面,要用当其时、用其所长,打破隐形台阶、大胆使用,为年轻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提供广阔舞台。另一方面,也要建立健全科学的容错纠错机制,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消除他们“洗碗越多摔碗越多”的后顾之忧。
时代召唤担当,使命催人奋进。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犹如新苗扎根沃土,既要精心培土,也需及时修枝。只有在思想政治上把稳方向,在实践锻炼中增长才干,在纪律规矩前守住心神,才能在支点建设的广阔天地里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稳、走实、走远,最终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徐雅玮(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团队、区委组织部 )
责编:袁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