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文体商融合,焕活武汉消费新动能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2025-08-08 19:06

从夜游知音号到打卡黄鹤楼,从武汉马拉松到汉超联赛,从昙华林艺术节到周杰伦演唱会……近年来,全国各地文旅市场需求持续高涨,武汉也紧跟步伐开展各类文体商融合促消费活动,将发展旅游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有力抓手,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体活动不仅点燃了城市激情,更激活了消费新动能。

武汉充分发挥大型文体活动的带动效应,实现了“一个活动带动一条产业链,一场赛事激活一座城”的生动局面。2025年武汉马拉松吸引全球3万余名选手同场竞技,带动相关消费超5亿元,创造了“体育搭台、经济唱戏”的典范。周杰伦演唱会开票即售罄,预计将吸引10万外地观众来汉,拉动交通、住宿、餐饮等消费超2亿元,展现了“明星效应”的强大带动力。武昌区将昙华林艺术节、户部巷美食夜市等本土特色活动与大型文体赛事有机结合,形成了常态化、多样化的活动体系,既满足了群众“吃住行游购娱”的多元化需求,又提升了城市“近悦远来”的吸引力,实现了文体商联动产生“1+1+1>3”的聚合效应。

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流量转化可能是昙花一现,大型活动带来的“瞬时流量”如何转化为“持久留量”,需要破解“人来了留不住、钱花了不愿花”的难题;部分活动存在内涵挖掘不深、特色彰显不足的问题,对武汉城市精神展现不够充分,在形式与内容、商业价值与文化价值的平衡上还需进一步加强;服务保障存在“木桶效应”,活动期间暴露的交通拥堵、价格与体验失衡等问题,成为影响消费体验的“绊脚石”。

推动文体商深度融合,需要打好“组合拳”,下好“先手棋”。要织密“保障网”,让服务更有温度,建立“部门联动、市区协同”的工作机制,做好活动期间交通疏导、价格监管、安全治理等工作,确保游客“来得顺畅、玩得开心、走得留恋”;要深耕“文化田”,让地域特色更加鲜明,深入挖掘武汉“历史之城、英雄之城、活力之城”的文化底蕴,将知音文化、首义精神等元素融入活动设计,引入老字号小吃、非遗文创、本地特色精酿等,进一步拓展文旅消费新场景和新业态,打造“最武汉”的文化IP;要搭建“智慧桥”,整合“武汉文旅云平台”,后台数据共享,实时监测客流密度,提前调度公交、地铁运力,避免“人等车”或“车等人”,让体验更加便捷,实现“一部手机游武汉”,让数据多流通、游客少跑腿。

武汉生动诠释了“文化为魂、体育为媒、商业为体”的融合发展之道。未来,武汉这座“青春之城”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包容的胸怀,在文体商融合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为全国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武汉经验”。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徐盈盈(武汉市武昌区)

责编:丁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