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武昌区交出耀眼成绩单,地区生产总值规模突破千亿,位居全市中心城区首位,固投增幅13.9%、社零额达到430亿元,均为全市第一。亮眼数据的背后,是一支具有“事不避难、义不逃责、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不胜不休”精气神的干部队伍。干部工作是事业发展的关键变量,武昌区以“干部素质提升年”为抓手,深化干部队伍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人才是第一资源,公务员招录是优化队伍结构、夯实发展根基的第一步。武昌区坚持“靶向引才、精准选才”,对接全区需求,根据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重点领域和干部队伍结构短板,科学设置招录职位和条件。强调职位设置服务全区大局的导向性。通过“省考”招录公务员64人,其中面向新质生产力相关的专业的招录占比提升至37%,其中包括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与传感器技术、绿色环保、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急需紧缺专业。同时,通过选聘生招录渠道,吸引清华、北大等顶尖高校毕业生落户武昌,为区域发展注入“智慧基因”。加大选聘生调任力度,形成“引得来、用得好、留得住”的良性循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武昌区将公务员培训作为提升治理能力的关键举措,开展青锐强基提能专题研讨班,通过“专题讲座+小组研讨+企业参访”的模式,为学员打造立体化学习矩阵。课程设置紧扣区域发展,开设科技创新、前沿技术、产业转型、绿色发展四大专题,着力提升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整合武汉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机器人学院、“雷军班”导师、阿里云研究中心等顶尖资源,构建“高校名师+企业专家”双导师制;灵活运用专题讲授、集中研讨、实地体验等多种方式,增强培训的实用性和感染力。既强化了理论之基,又补实践之短,推动广大年轻干部将个人成长融入支点建设的宏伟蓝图,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在“支点建设”和“转型升级”中体现更大担当、展现更大作为。
干多获誉、实干得彰,让每一份辛勤付出都绽放光彩,让每一滴奋斗汗水都收获硕果,这是干部队伍建设的“制胜法宝”。武昌区以“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为导向,完善公务员考核评价体系,给予在重大项目建设等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公务员“及时奖励”。突出及时常态,聚焦考评结果确定奖励事项,始终坚持在服务中心大局中有效发挥及时奖励的激励促进作用,引导广大公务员在全区建成“支点中的支点”上奋勇争先;突出客观公正,紧盯实绩实效确定奖励对象,将“表现突出和作出较大贡献”作为硬标尺。看能力素质“强不强”、实绩功绩“硬不硬”、群众口碑“好不好”,激励公务员在追赶发展中担当作为。
干部之于地区发展,犹如引擎之于车辆,是推动前行的核心动力。武昌区在干部队伍建设上精准发力、持续深耕。“一马当先,方能引领万马奔腾”,武昌区作为区域发展的先锋,干部队伍当以“领头雁”的姿态勇立潮头、敢为人先。在支点建设的宏大叙事中,武昌干部更应如万马奔腾般,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在各自的岗位上奋勇拼搏、开拓创新,为武昌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共同绘就一幅波澜壮阔的发展新画卷。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高瑞阔(武汉市武昌区“昌言家”网评团队、区委组织部 )
责编:丁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