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2025-07-15 21:03

坐落在福州中轴线的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留着唐宋遗留下来的坊巷格局和大量明清古建筑,被誉为“里坊制度活化石”“明清建筑博物馆”。三坊七巷留住了古城的“形”,延续了内在的“神”,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成为全国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成功典范。

我国有14亿多人口,9亿多人常住在城镇。据统计,我国现有76.7万处不可移动文物、14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近800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近1300片历史文化街区、6.81万处历史建筑,构成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载体,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我们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留中华文化基因。

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像对待“老人”一样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老建筑是城市历史的见证者,它们承载着岁月的痕迹和文化的积淀,如同一位位沉默的“老人”,诉说着城市的故事。新和旧、拆与留,考验的是历史远见。对待这些老建筑,我们要有敬畏之心,像对待“老人”一样尊重和善待它们。以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为例,它们是北京城市文化的重要象征。胡同里的一砖一瓦、四合院的布局结构,都蕴含着老北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对于这些有价值的老建筑,我们要采取保护措施,通过修缮和改造,让其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成为展示北京文化的窗口。游客们走进胡同,漫步在青石板路上,感受着老北京的韵味;居民们依旧在四合院里生活,传承着家族的记忆。

珍惜和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不搞过度修缮、过度开发,尽可能保留历史原貌。历史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就无法恢复,我们一定要完整交给后人。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考验的是统筹眼光。因此,在保护和开发过程中,我们要把握好度,不能搞过度修缮、过度开发,尽可能保留历史原貌。丽江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曾经因其独特的纳西族建筑风格和古老的街道而闻名于世。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丽江古城曾面临过度开发的问题。一些商家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对古建筑进行大规模的改造,破坏了古城的原有风貌。同时,大量的游客涌入也给古城的环境和文化带来了压力。为了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限制游客数量、规范商家经营、加强古建筑保护等。通过这些措施,丽江古城逐渐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和韵味,保留了历史原貌,让游客能够感受到原汁原味的纳西族文化。

统筹好旅游发展、特色经营、古城保护,筑牢文物安全底线,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旅游发展、特色经营和古城保护并不是相互矛盾的,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的。我们要统筹好这三者的关系,筑牢文物安全底线,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扬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的古建筑和文化遗产。近年来,扬州在保护古城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旅游业和特色经营。扬州政府对瘦西湖、个园、何园等景点进行了精心的保护和开发,同时鼓励商家开展特色经营,如扬州的传统手工艺、美食等。通过这种方式,既保护了古城的文化遗产,又促进了旅游发展和经济增长。此外,扬州还加强了文物安全管理,建立了完善的文物保护体系,确保了文物的安全。

“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这不仅是对城市建设的深情期许,更是传承城市文化之魂的重要使命。城市的文化记忆是历史的馈赠,是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承载着人们的情感与乡愁。我们要赓续城市历史文脉,珍惜和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统筹好旅游发展、特色经营和古城保护,传承城市文化之魂,让人们在城市中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记住那份浓浓的乡愁。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何长青(荆门市沙洋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责编:丁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