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中小学、高中及大学暑假期间,来湖北游玩的人不少,为更好的提升服务品质,今年6月湖北启动了《暑期文旅服务提质三年行动》,把“让游客舒服”当成了头等大事。过去的“打卡式”旅游正悄然向“沉浸式”“享受型”旅游演变,湖北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变化,并将其作为文旅核心竞争力来锻造。
烈日之下,从黄鹤楼顶到神农架幽径,精心设计的降温系统和补给点随处可见。数字技术不再是冷冰冰的概念,“游湖北”等平台让一部手机就能化身百科全书级的导游,扫码间激活的AR导览、动画故事,让山水古迹都“活”了起来,大幅提升了游览的趣味性和深度。更关键的是,那份潜在的消费忧虑也在消退,便捷、高效的“一键维权”机制像定心丸一般,守护着游客的权益和旅途的安心。
这些服务升级的精妙之处,不在于铺了多少高科技设备,设了多少个服务点,而在于一种理念的觉醒和贯彻。能让交通接驳像点外卖般精准顺心,让住宿选择充满惊喜又足够个性,甚至把投诉响应速度降到“快过叫外卖”。这些看似零碎的细节,实则凝聚了规划者、管理者和一线服务者的系统思考和不懈努力。它体现的是湖北文旅从被动满足需求,到主动预见需求、并超越期待的转变。
湖北文旅的新逻辑令人欣喜。黄鹤楼的飞檐斗拱、三峡的激流险滩,这些自然与人文的馈赠固然是吸引游客的第一因素。然而,真正能在游客心中种下“种子”,让他们记住这个夏天、记住湖北的,往往是那些在不经意间熨平旅途褶皱的人性化服务,是地铁口那片清凉等候区的舒心,是扫码探索古迹奥秘时的会心一笑,是遇到难题时“马上有人帮”的踏实感。
优质的文旅不仅是看风光的“面子”,更是拼服务的“里子”。当服务像奔腾不息的长江水一样,悄然浸润到旅程的每一个环节、解决那些曾被忽视的细枝末节时,那份“玩得舒心、游得安心”的感受,便会悄然升华游客对目的地的好感。这不仅提升了“一次旅游”的品质,更是在培育“下次再来”“常常想来”的忠诚度,是在为湖北文旅锻造不可替代的软实力和长久的魅力。
这个夏天在湖北,最“清凉”的或许不只是江风,还有那份贯穿全程、不显山露水却真实可感的服务温度。它没有惊天动地的宣言,却如无声的春雨,润物细无声地化解着旅途中的烦恼与顾虑,只留下难忘的美好与长久的念想。这,或许正是湖北文旅提质升级后,留给八方游客最珍贵的“夏日礼物”。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邓婕(蔡甸区委组织部)
责编:丁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