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是衣食之源、生存之本。6月25日是第35个全国“土地日”,自然资源部联合湖北省政府在武汉举办2025年全国“土地日”主场活动。今年土地日的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
这一主题既体现了统筹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的时代要求,也重申了土地保护和利用的基本原则——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让“珍惜每一寸土地”成为全民自觉。
“珍惜每一寸土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人多地少,用占全球9%的耕地,养活了近20%的人口,这背后是对耕地红线的坚守。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18亿亩耕地红线,是“中国饭碗”最坚实的底座;节约集约,是破解“人多地少”资源约束的最直观办法。在严守红线的前提下,珍惜每一寸土地、利用好每一寸土地是我们对待土地资源应有的态度。
“珍惜每一寸土地”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行动。近年来,在全国一盘棋的统筹部署下,各级各地在土地保护和集约利用上亮点频出。
作为全国基本农田保护发祥地,湖北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党政同责,逐级签订《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书》,2024年湖北省耕地面积增至7149.43万亩;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浙江以其“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深刻影响着全国;29个省份积极探索建立“田长制”,推动全社会形成齐抓共管、保护耕地的良好局面;在许许多多地方,从“要多少地”转向“一亩地能产出多少”转变,各地积极作为带来的是土地保护与利用的更高水平。
“珍惜每一寸土地”需要久久为功的坚持。土能生万物,地可发千祥。“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是全国土地日的主题,更是贯穿整个“十四五”期间的全国土地保护的基本主题,是一项需要常抓不懈、持之以恒的治理要求。看到大多数地方在土地保护利用上不断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在一些地方还存在土地利用不科学、不合理,乃至占用耕地、触碰红线等问题。对这些问题必须发现一起严肃追究一起,绝不姑息。我们必须以守牢18亿亩耕地红线为目标,以常抓不懈、持之以恒、抓铁有痕的硬执行,确保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珍惜每一寸土地”应该成为全民自觉。“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是各级自然资源部门的主体责任,也应该是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各级各地在改革发展过程中需要有“坚决守护红线”的意识,社会各界和广大民众也需有“珍惜每一寸土地”的自觉。尤其是在耕地使用、土地利用、农村宅基地使用等具体事项中,多从是否合法合规的角度审视,多从是否有利于节约集约用地出发。
“寸土寸金关乎国计,一垄一亩承载民生。”不论经济社会怎样发展,土地始终是一个国家最重要、最稀缺的资源,始终是亿万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以最大的决心、最强的韧劲,凝聚社会共识,我们就一定能够让全国“土地日”倡导的土地文明深入人心,让“珍惜每一寸土地”成为一种全民的自觉。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李思辉
责编:丁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