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海底捞摆“路边摊”蛮有烟火气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2025-05-28 09:07

5月21日,武汉黄浦路地铁站附近,一抹红黄招牌点亮夜市,武汉天地商圈惊现“海底捞路边摊”,价格低至一元一串起,三四十种菜品整齐排列,牛排、香肠、藕片、贡菜琳琅满目,亲民价格引得众人纷纷驻足,直呼“过瘾”。消息迅速在社交媒体上掀起热潮:“海底捞也来摆摊了?这波操作太接地气!”

面对网友的质疑与好奇,海底捞官方迅速回应:“不是冒牌,是我们官方夜市外摆试点!”这一回应,不仅平息了争议,更彰显了品牌对市场热点的敏锐捕捉与积极回应。海底捞摆“路边摊”,并非一时兴起,而是深思熟虑后的战略布局。早在2023年,海底捞便在青岛李村夜市试水“钵钵鸡”摊位,一晚卖出上千份,成功吸引了年轻消费群体的目光。随后,郑州的“露营火锅”、武汉的“夜宵主题店”相继亮相,每一次尝试都在探索品牌与消费者之间新的连接方式,不断拓宽品牌的边界,让品牌更加贴近消费者生活。

海底捞的“下沉”,是对消费者多元化需求的精准把握。随着夜市经济、户外消费的兴起,海底捞顺势而为,把火锅的烟火气从商场门店延伸到街头巷尾。这不仅降低了消费门槛,让更多消费者能品尝到海底捞的产品,更让品牌触手可及,拉近了与消费者的距离。这种“接地气”的营销方式,展现了品牌勇于创新、敢于突破的精神,也体现了对消费者需求的敏锐洞察与精准捕捉。有人担心:“路边摊的卫生能跟得上堂食吗?别砸了自己的金字招牌。”对此,海底捞给出了郑重回应,表示食品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夜市外摆的产品均在附近门店制作完成后售卖,卫生安全标准与门店保持一致,品质如一,味道不减。

海底捞摆“路边摊”,更是一次品牌文化的深度传播。在夜市的喧嚣中,那一抹红黄招牌显得格外醒目,它不仅代表着美味与实惠,更传递着品牌对消费者的关怀与珍视。吃着2块钱的肉串,听着旁边小朋友嚷嚷“再来一份藕片”,你会突然觉得,行业巨头也能很亲民,这种亲民感正是品牌文化的魅力所在。它让消费者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品牌的温度与情怀,增强了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海底捞摆“路边摊”,是品牌紧跟消费趋势的生动体现。在这个消费持续细分的时代,高端化与普惠化并非水火不容,而是可以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星巴克可以售卖罐装咖啡,满足消费者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海底捞也能开设路边摊,让更多人能够品尝到火锅的美味。这不仅是品牌策略的简单调整,更是对消费者需求的敏锐洞察,展现了品牌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精神风貌。

“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这不仅是当代消费者的内心呼声,更是品牌发展的必经之路。海底捞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品牌的发展不仅在于追求高端与奢华,更在于能否真正融入寻常百姓的生活,与消费者共同度过每一个平凡温馨的时刻。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像海底捞这样的品牌,用创新与真诚,让品牌之光在烟火气中熠熠生辉。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李小亚(武汉市青山区“青评调”网评团队、区卫生健康局)

责编:丁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