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主题为“建成支点·智启未来”的湖北省第十四届社会科学普及宣传周启动仪式在宜昌举行。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邹薇代表社科专家向全省社科工作者发出倡议。启动仪式现场发布了第三届“湖北十佳社科普及创新案例”,并颁发证书。湖北文理学院襄阳历史文化研究院作为十佳案例“湖文读书会:中华经典导读与践行”的获得者,代表学校出席颁奖活动,并聆听了邹薇教授的讲话。邹薇教授号召大家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做学问,在担当责任中有所作为。襄阳历史文化研究院作为湖北社会科学研究的一分子,将结合邹教授的倡议,在服务襄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展中贡献社科力量。
立足时代需要,做好文化研究阐释
襄阳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湖北文理学院与隆中诸葛亮故里毗邻,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躬耕苦读、鞠躬尽瘁”的隆中精神办学,把“到诸葛亮读书的地方上大学”作为招生宣传口号。学校始终重视历史文化研究,并于2019年整合已有文科研究平台,成立襄阳历史文化研究院,这一学校独立设置人文社会科学类科研机构,以便更好聚合全校研究力量开展专题研究,服务地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的智库功能。多年来始终秉持学校党委确定的“立足襄阳,扎根襄阳,融入襄阳,服务襄阳”的服务发展理念,围绕襄阳及汉江流域历史文化研究、文化遗产保护、传统村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及文旅融合发展等开展理论和应用研究,立足现代做好历史文化的现代阐释,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经过多年的发展在三国文化、汉水文化、名人(宋玉、诸葛亮、孟浩然、米芾)文化以及汉水音乐等方面积淀一批受到学术界关注和认可的代表性研究成果。
响应地方需求,做好服务襄阳工作
高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结合点,理应对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力和贡献力,努力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布局中找准发展的坐标。多年来,学校坚持与地方共生共荣,深度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襄阳历史文化研究院依托鄂北区域发展研究中心和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研究中心两个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以及旅游发展研究院、襄阳及三国历史文化研究所、唐诗与襄阳研究所、宋玉研究中心等校地联合设立的10余文科研究平台开展服务地方文化建设工作,取得一些代表性成果:襄阳及三国历史文化研究团队承担万里茶道襄阳节点申遗文献整理工作,助力“万里茶道”正式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团队2024年关于扩大内需和农村集体经济的两篇研究报告被国务院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采用;传统村落包花都团队深入开展田野调查工作,主持申报的南漳县传统村落已有9个(第四批1个、第五批3个、第六批5个)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文旅融合发展研究团队自2018年以来深度参与襄阳市A级旅游景区、星级饭店、旅游度假区等品牌创建指导工作,参与襄阳创建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牵头制定了襄阳市首个市级旅游地方标准,助力襄阳成功入围2020年第四批全国旅游标准化城市示范单位名单。
坚守教育初心,做好国学经典学习
大学的根本是育人,本质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思维与能力的提升、价值观与品德的培养、身心健康的塑造。学校党委坚持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聚焦“圆梦创大 逐梦博点”的发展战略,持续推进“隆中诸葛读书工程”。襄阳历史文化研究院作为独立设置的历史文化研究机构,致力于科教融合,发挥文科科研平台人才汇聚和科研成果集聚的优势,积极推动文化研究、文化阐释与文化教育的结合,服务学校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襄阳地方特色文化培养时代新人的工作。2024年5月学校党委实施“党建及文化引领”行动,结合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需要,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方式,聚焦国学经典学习,面向全校师生于每周四下午举办湖文读书会。湖文读书会聚焦“修德、修心、修身”,通过读书会上师生“共学、共享、共长”深化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感悟。在国学经典学习践行方面围绕师生的不同需求,提供不同服务:针对教师,鼓励引导老师自愿参与“25+高校经典研读共同体”,与全国近50家高校的教师通过线上平台共同研读国学经典;针对在校学生,通过每周四下午的湖文读书会和各“一站式”学生社区、图书馆、宿舍楼、食堂等处的液晶显示屏上滚动播放精选的“浸润经典 每日一新”国学经典语句,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鼓励广大师生认真研读经典原文,常学常新,常悟常进,积极撰写心得体会,参加研讨交流,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此外,还依托马列研读社、草庐文学社、经典一百读书会等学生社团组织,开展四月“读书月”主题系列教育活动,引导青年学生通过经典阅读传承文化基因、坚定文化自信。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清.袁枚《苔》)襄阳历史文化研究院在湖北省众多高校的科研院所中,就像“如米小”的“苔花”一样,始终坚守“突出应用”的“四个襄阳”服务理念,通过校地合作、科教协同和产教融合,努力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布局中找准专业发展的坐标,在做好历史文化阐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弘扬传统文化三个方面积极作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加深入全面地学习和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沿着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战略路线,在做实做细“四个襄阳”服务理念上下功夫,在做优做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见真招,更好地服务于襄阳“国内外知名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基地”建设需要,助力襄阳中西部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朱运海(湖北文理学院襄阳历史文化研究院·汉江研究院执行院长,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襄阳市山水文化研究会会长,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旅游管理硕士(MTA)教育中心主)
责编:周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