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武汉低空经济蓄势腾飞,打造全国发展新高地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2025-05-09 11:42

4月24日,世界大安全博览会暨武汉低空经济产业博览会的成功举办,为武汉低空经济产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这场汇聚国内外150余家行业领军企业的盛会,不仅展现了武汉在低空经济领域的雄厚实力,更释放出城市向“天空要效益”的强烈信号。武汉正以政策为翼、以创新为桨,在低空经济这片“新蓝海”中破浪前行。

立足优势,构建低空经济“武汉模式”。武汉发展低空经济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方面,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长江经济带核心枢纽,武汉的区位优势为低空资源开发提供了广阔腹地;另一方面,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政策支持,为低空经济擘画了清晰蓝图。省低空产业发展联盟副理事长王世喜在博览会开幕式上提出的“五大方向”——从新基建标杆建设到人才强基工程,无不彰显武汉以系统思维推动产业升级的决心。与此同时,滨湖电子、电鹰科技等本土企业的技术突破,为低空经济产业链的完善提供了坚实支撑。武汉正通过“政策+产业+技术”的三维联动,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低空经济发展模式。

聚焦核心,打造全链条服务体系。低空经济的腾飞离不开基础设施与服务的“双轮驱动”。省低空综合服务公司董事长易建尧强调的“三大重点”——空域协同管理、飞行服务平台建设、综合试验区建设,正是武汉破题的关键。空域资源的高效利用是低空经济的“生命线”,武汉汉南机场正积极参与低空空域协同管理试点,推动动态化、精细化空域划设,为无人机物流、应急救援等场景提供保障。此外,加快低空飞行服务平台建设,整合导航、通信、监控等功能,实现“一网统管”,将极大提升低空飞行效率与安全性。未来,武汉有望通过打造“空域管理—场景应用—产业孵化”的全链条服务体系,成为全国低空经济的“服务标杆”。

场景创新,激活低空经济“乘数效应”。低空经济的价值最终体现在应用场景的落地。武汉此次博览会特别设立低空经济展示专区,集中呈现无人机巡检、智慧物流、城市立体交通等创新应用,展现了低空技术与城市发展的深度融合。例如,无人机在农业植保、电力巡检等领域已形成规模化应用,而载人飞行器、空中出租车等前沿探索,更预示着低空经济将重塑城市生活图景。作为产业推动者,需进一步开放低空场景试点,鼓励企业参与城市治理、文旅服务等多元领域,推动“技术—场景—市场”的闭环形成。唯有让低空经济“飞入寻常百姓家”,才能真正释放其经济与社会价值。

筑牢安全,护航产业行稳致远。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安全底线的坚守。武汉在博览会上明确提出“构建全域低空安全屏障”。未来,省低空产业发展联盟所有成员,将在推动低空安全标准制定,强化无人机反制技术研发,并依托大数据平台实现飞行活动的全程可追溯,助力低空产业蓬勃发展。同时,加强低空经济专业人才培养,通过校企合作、技能培训等方式,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只有安全与创新并重,才能让低空经济“飞得更高、飞得更稳”。

武汉低空经济产业博览会的成功,是起点而非终点。随着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产业生态的加速完善,武汉有底气、有能力成为全国低空经济发展的“领航者”。同时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低空经济浪潮,让武汉的天空不仅承载飞行器的轨迹,更书写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梁勇(武汉经开区)

责编:王舒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