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湖北文旅交出了交出了一份成绩单。截至10月8日,湖北省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2036.34万人次,较2024年同比增长12.9%,星级饭店平均出租率69.7%,较2024年星级饭店平均出租率同比增长6.5个百分点。在迈向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征程中,湖北走出更为自信的步伐。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回望,湖北文旅资源的独特禀赋,恰似一幅徐徐展开的锦绣长卷,既有历史沉淀的厚重底色,又蕴含着创新发展的时代韵律。这种文化基因与现代旅游的深度融合,正在书写着中国文旅产业发展的精彩样本。
文化底蕴始终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根基。荆楚大地承载着中华文明的重要记忆,从屈子行吟到三国烽烟,从青铜编钟到楚辞汉赋,历史在这里沉淀出独特的文化品格。这种文化厚度不是简单的符号堆砌,而是经过岁月淬炼的精神标识。当游客漫步于黄鹤楼前,触摸到的不仅是古建筑的砖瓦木石,更是千年文脉的传承;当人们泛舟三峡,感受到的不仅是山水之壮美,更是历史长河的浩荡气韵。这种文化感知的深度,构成了湖北旅游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山水形胜与人文精神的交相辉映,形成了湖北旅游的独特气质。长江奔涌的壮阔,武当山云的缥缈,神农架林的深邃,这些自然馈赠的生态画卷,与荆楚儿女“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奋斗精神相得益彰。在当代语境下,这种自然与人文的对话呈现出新的时代价值。游客既能领略“极目楚天舒”的自然之美,更能体悟“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传承,这种双重体验构建起立体化的旅游认知体系。
文旅产业的创新发展,需要构建开放包容的生态系统。湖北作为九省通衢,自古就是南北文化的交融之地。新时代的文旅发展,既要深挖本土文化富矿,也要搭建联通世界的桥梁。通过数字技术赋能传统文化展示,依托交通网络优化旅游体验,借助创意设计活化历史遗存,这些创新实践正在重塑文旅产业格局。当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相遇,当地方美食与全球味蕾对话,湖北文旅展现出传统与现代交织、本土与国际共融的崭新图景。
文化旅游从来都不是简单的产业概念,而是关乎文化传承、价值传播的文明工程。湖北文旅发展的实践启示我们,只有将文化内核转化为可感知、可体验、可传播的旅游产品,才能让历史文脉真正活在当下。这种发展模式既守护了文化根脉,又激活了产业动能,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思路。在文旅深度融合的进程中,湖北正在探索一条以文化为魂、以创新为翼的发展道路,这或许正是中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廖建鹏(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网评团队、区委组织部)
责编:袁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