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潮涌,商脉绵长。4月23日,湖北发布以《武汉这个区要建“世界级商圈”!》为题,报道了武汉市江汉区委书记叶文静的专访,呼吁全省感受武汉市江汉区在“支点建设”中现代服务业发挥的强劲“区”动力。江汉区作为武汉现代服务业的领航者,依托江汉路百年商脉基因与武汉CBD金融集聚优势,正着力构建世界级商圈。这里不仅承载着老汉口的商业文明记忆,更通过新兴金融、数字创意、高端商贸等产业融合,打造中部现代服务业创新标杆。随着支点建设在全省持续深化,江汉区将充分发挥“区”位动能,以现代服务业为引擎驱动湖北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长江与汉水交汇的“黄金十字”坐标上,江汉区正以日均超百万人次的商业脉动,托举起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澎湃浪潮。作为武汉唯一全域位于三环内的中心城区,这里每平方公里创造GDP超60亿元的产出密度,既是武汉的金融心脏与商贸中枢,更是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的核心引擎。面对新时代变革浪潮,江汉区正以创新驱动为战略支点,推动产业从“物理集聚”向“化学反应”跨越,在28.2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书写产业升级的转型答卷。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不能止步于企业的简单集聚,而是要推动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与能级跃升。为此,江汉区出台了《江汉区加快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明确了建设武汉国家级现代服务业中心先行示范区的目标,着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力争到2030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突破2300亿元。这一目标的实现,得益于江汉区“链长+链主+链创”机制的有效实施,链长统筹协调政策资源,链主企业发挥引领作用,链创平台则激发创新活力,共同推动产业聚链成群。这种机制不仅推动金融、商贸等传统优势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更催生出信息技术、智能建造等特色产业矩阵。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加快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不是一道“选答题”,而是一堂“必修课”。江汉区抢抓数字经济机遇,将“数实融合”作为必答题,不断创新数字经济场景应用,构建“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双轮格局。武汉云计算科技打造的数字孪生城市操作系统,正在重塑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全国首个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创新中心,已助力500余家企业降本增效;区块链产业园集聚度位居中部之首,元宇宙创新中心孵化出全国首个“数字汉绣”交易平台。这些创新实践形成示范效应,推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三年翻番,让传统产业插上智能翅膀,在数字场景中孕育新质生产力。
营商环境就像企业生长的阳光雨露。在武汉江汉区,一场刀刃向内的改革正浇灌出产业发展的沃土。江汉区以“放管服”改革为突破口,首创“云端政务客厅”实现“分钟制”审批,设立数字经济纠纷合议庭创新监管模式,组建楼宇服务专班推动政策精准滴灌。每年2亿元专项支持、刀刃向内的简政放权、有温度的政策服务,共同构筑起企业成长的“热带雨林”。正是这种持续优化,吸引了华中航运集团、贝壳找房科技等重点企业扎根,这片充满活力的营商沃土就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天南海北的企业“用脚投票”。在这里,“金牌店小二”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把“无事不扰、有呼必应”的服务理念烙进了城市发展的血脉。
金江汉,向未来!热土之上,创新汗珠凝成支点建设的璀璨星河,改革破冰奏响中部崛起的激昂乐章。江汉区正以“黄金十字”为坐标,数字动能喷涌,金融商贸双擎驱动,产城融合铸就转型新标杆。每一轮思想解放都迸发澎湃动能,每一次机制创新都在重绘发展坐标系。站在历史潮头,江汉区以“敢为人先”的魄力,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疾驰,用改革利刃破除藩篱,以创新驱动激活满盘,让“江汉智慧”成为支点建设的重要助力。热土为证,江汉儿女正以昂扬斗志,书写中部崛起的辉煌篇章,江汉智慧必将照亮支点建设的新征程。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雷丹(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网评团队、满春街道)
责编:袁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