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华中师范大学多位知名学者领衔编纂的《武汉文脉》出版工程首批图书正式发布。系列图书宛如一颗璀璨的文化星辰,在江城的天空闪耀。该出版工程通过系统性的文化梳理,为城市留下精神坐标;借助创新性的表达方式,为读者展开历史长卷。
武汉,这座历经沧桑又充满活力的城市,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独特的文化魅力。从古老的盘龙城文明曙光初现,到近代成为辛亥革命首义之地,开启历史新篇章;从汉口开埠后商贸繁荣、文化多元交融,到如今在科技、教育、艺术等多领域蓬勃发展的现代化大都市,武汉的文化脉络如同长江、汉江之水,绵延不绝、奔腾向前。“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千古名句道尽了城市的岁月变迁与悠悠情怀,这些都是武汉文脉中不可磨灭的印记。《武汉文脉》正是对武汉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的一次全面系统的梳理,推动构建历史记忆,增进文化认同。
《武汉文脉》犹如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为人们打开了一扇深入了解武汉的窗口。书中满是历史回响与文化沉淀,将武汉的地方民俗、历史事件、文学艺术等诸多方面呈现在大家眼前。翻开书卷,仿佛能看到汉口码头的繁华盛景,往返货栈的脚夫肩挑背扛,往来船只的篙师呼号和弦,往昔“十里帆樯依市立”的江上奇观鲜活呈现;能聆听老街巷里回荡的吆喝声,那是市井生活的热闹与质朴,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能品读历代文人墨客在武汉留下的诗词歌赋,他们或抒发壮志豪情,或感叹人生际遇,笔墨间流淌着武汉独特的文化韵致。这些内容汇聚成了一座丰厚的文化宝库,让读者在字里行间穿梭,与历史对话,感受这座城市的“灵魂深处”。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精神血脉,而传承与创新则是文化发展的双翼。《武汉文脉》为武汉文化的溯源和传承提供了有力支撑。它将散落于历史长河中的文化珠玑拾起,系统整理,使那些可能被遗忘的文化片段得以保存和流传。这不仅是对过去的回望,更为文化创新奠定坚实基础。如今,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得以完美结合。在出版过程中,来自武汉出版社的编辑团队采用非仿真影印技术,选用现存最佳底本,封面设计融入盘龙城青铜纹饰与传统青绿色调,确保图书以最为精美的状态面世。此外,现代科技手段对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转化和创新性展示,吸引更多人关注和参与文化传承。例如,武汉博物馆利用数字技术,先后推出“武汉戏曲文化展”“明万历文物专题展”等线上展览,足不出户便可感受文化精髓;以“黄鹤楼”“越王勾践”为原型制作的冰箱贴、书签等文创产品深受市场喜爱,进一步丰富了“武汉礼物”的目录。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武汉的文化源泉正是这深厚的历史文脉。《武汉文脉》将武汉的历史文化传承与创新不断推进,更提醒我们铭记武汉文化的根源所在,同时激励我们以创新思维和扎实行动,不断挖掘、弘扬和传承武汉文化。唯有如此,才能让武汉文化在时代的长河中源远流长,成为打造城市文化名片、提升城市软实力的强劲引擎,使武汉在文化强国建设的征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井蒙尧(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网评团队、民族街道)
责编:袁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