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樱花逢汉马,江城热得快

荆楚网 2025-03-31 15:08

央视春晚的余温尚未散去,在长江拐弯处,武汉又以一场樱花马拉松为序章,用一场城市经济与人文肌理的重构实验,开启了城市文旅的春日叙事。据武汉马拉松(汉马)官方数据显示,2025年报名人数超45万人,创下历史新高,成为中国马拉松赛事中报名人数最高的赛事,其中武汉市外报名占比91.2%,湖北省外报名人数占比72.72%。

含“樱”量爆表,助推文化盛宴。汉马赛道从沿江大道的起点三阳路出发,箱栽樱花沿路铺陈;途经老汉口风情街,百年建筑与樱花交织;穿过江汉桥时,鹦鹉大道两侧新栽的染井吉野樱随风摇曳;汉阳琴台立交桥下,可在转角处与樱花相遇;压轴的是东湖绿道,穿梭于樱花色的最美滨湖绿道,与披着粉色外衣的珞珈山相见。在汉马沿线,还有和煦的春日憩息地:龟山公园、月湖公园、黄鹤楼公园、首义广场、沙湖公园。以湖光山色为背景,以鸟语花香为伴奏,湿地花城的美好,令人目不暇接。

“体验感”起义,点燃体育旅游。武汉马拉松作为国际知名的体育赛事,在比赛期间,可以让跑者们穿越武汉的历史街区与现代都市,黎黄陂路、江汉路、武汉长江大桥、黄鹤楼、凌波门等为跑者们讲述着武汉的悠久历史与辉煌成就,让大家感受着这座城市的古今交融。赛事期间还会举办文艺表演、展览等各类文化活动,丰富了旅游体验。体育赛事提供了一种深度参与的机会,让游客从被动的旁观者变为主动的参与者,从而获得更强烈的情感共鸣和记忆点。除此之外,今年对于参赛选手来说,除了参赛礼包中的各种定制纪念品,还可以用参与换一份折扣游樱园体验、全市20多家A级旅游景区的优惠、汉马消费券等等。

产业链共振,催生发展潜力。2025年的汉马在3月23日已鸣枪开跑,这场被跑友誉为“最美赛道”的赛事,也早已超越了单纯的体育竞技,成为撬动城市经济消费的杠杆。除了赛事本身,汉马还带动了体育制造、科技、培训等上下游产业:跑者人均装备花费超万元,推动运动品牌销量增长;赛事引入急救跑者、AI医疗监测等,促进智慧体育应用落地;8000余名志愿者和数千名工作人员参与,创造临时岗位。更何况,汉马的赛道本身就是一张城市名片。今年汉马升级为世界田联金标赛事,国际影响力的提升进一步吸引海外选手和游客,助推武汉从“中部枢纽”向“全球体育旅游目的地”转型。毫无疑问,汉马通过“文旅体”融合,成功地将赛事流量转化为长期的城市品牌价值。

其实不难理解,用体育赛事作为入口,把城市拆解成可体验的碎片,如此一来,体育赛事便成了一种可参与的浪漫。比如贵州村超,一场起源于榕江县的乡村足球赛事。比赛中,侗族大歌、苗族舞蹈、特色美食等元素穿插其间,让观众在观赛的同时,沉浸式体验贵州的多元文化。同样还有在哈尔滨举办的亚冬会,通过催生冰雪运动体验、冰雪民俗体验、“冰雪辽宁舰”等特色冰雪项目,带动旅游从传统的观赏型旅游向体验型旅游发展,释放赛事红利。当汉马的赛道串联起江汉关的钟声与吉庆街的烟火、当获奖者把奖牌轻放在荣誉柜里、当志愿者把照片与喜悦分享到社交平台上、当体育竞技变成了文化巡礼、当跑的不再是马拉松而是春天与一座城的仪式感,城市便完成了从“过境地”到“精神坐标”的跃迁。

武汉,未来可期!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徐乔丰(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网评团队、江汉区花楼水塔街道)

责编:袁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