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2025-03-28 09:03

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读书无用论”在农村迅速蔓延,孩子学习成绩一般不如早些辍学出门打工的观念在当代非常普遍,且多数农村学生因此放弃高考,导致一代青年受到“读书无用论”的荼害。近代以来,科技文化逐渐占据社会主流文化的地位,文学教育日渐式微,又有人“无厘头”质问“学习古诗词能否用来造芯片”,至此,教育的目的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教育是教书和育人的简称,教书只是教师育人的一种量化方式,但没有健全的人格,学习再多的知识也是枉然,古诗文饱含先贤的智慧和美德,是育人的不二之选。“古诗词无用论”的浮现恰恰说明了当代教育逐渐功利,开始追求外在的、可量化的目标,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兴趣、责任等多方面的培养。让教育回归育人本质,需要家庭、学校和相关部门同向发力。

家庭是港湾,父母是后盾。家长教育理念对孩子成长至关重要。一方面,父母要树立正确观念。拒绝攀比和内卷,努力做好陪伴、关心和尊重,倾听孩子的想法,多鼓励少批评,别给孩子学习上太大压力,关心孩子身心健康。另一方面,父母要做到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一个标杆,做好孝敬父母、尊老爱幼、信守承诺等示范,用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感染孩子。例如央视经典公益广告《帮妈妈洗脚》,就是父母言传身教,给孩子树立榜样传承孝道的典型例子。

学校要坚守初心使命。学校和老师都应当秉承着诲人不倦的教育理念,不能对所有学生用同一个标准,要因材施教、面面俱到。首先要搭建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在课堂上设置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将枯燥的教学转换成师生间的趣味交流,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其次要关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针对单亲家庭、留守家庭、性格内向的学生要经常关心谈话,适当家访,帮助解决生活和心理上的困难。另外,还要营造友好、有内涵和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通过艺术节、校庆等活动发动学生积极参与,缓解学生学习压力。比如宜昌市宜都市杨守敬小学,通过在大课间分区域设计活动、教师深度参与、供给多元项目等为孩子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并任其自主选择探索,在锻炼身体的基础上拉近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政府应当扛责上肩。首先要合理划分学习资源,不断缩小城乡教育两级发展差距,加大教育资源投入,不断改善学校基础设施和教育教学条件,同时加强城乡教师交流,让乡村学生也体验到优质讲师授课。例如黄冈的县域教联体建设工作,通过“七个一体化”+十七个统一,打通强弱校间的壁垒,从而让城乡教育步入“一体化”时代。其次优化教育评价体系,不单单把分数作为唯一考核目标,将品德修养、创新能力等综合表现纳入考核指标,让考核更加注重学生的人格健全和全面发展。还要引导社会舆论正向发展,坚决打击营销号制造教育焦虑,同时规范教育培训市场,防止商业培训活动干扰正常教学秩序。

教育的本质从来不是追求功利化,而是立德树人,如见义勇为胡延清15年逆水救起20人、信义老农陈廷海16年还清百万债务等,他们有的文化程度不高,但他们的事迹既平凡又伟大,其高尚的品质深深感动着一代人。教书育人,以人为本,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了究竟为什么出发。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蔡屹博(湖北宜昌“我们正当阳”网评团队)

责编:丁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