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评论员 詹蔷
5月28日,一家长视频爆料:自家小孩攒1角硬币攒到2元钱,去蜜雪冰城买冰淇淋被店员拒收。孩子感到非常委屈,为什么好不容易攒够了钱,却连一支冰淇淋都买不到呢?
孩子心心念念的冰淇淋,就在蜜雪冰城店员的生硬拒绝中,“化”成了泡影。
作为中年人的我也有过被拒收现金的经历。跟视频中的孩子不一样,我是在商场购物时想用一百元大钞,但是店员直接跟我说:“现金入不了系统,我们也没有准备零钱找。”我无奈地掏出电量仅有5%的手机,扫码付钱的瞬间,手机自动关机了。
这样的囧境,在当下的生活里屡见不鲜,寄快递、停车、吃早餐、买菜,想用现金支付实在太难了。
科技进步带来的扫码支付,便利了我们的生活,但不能因此把现金支付拒之门外。
“无法找零”“用餐高峰无暇收取现金”“硬币不方便”……商家搬出的这些借口,看似只是服务上的缺位,实则已经触犯了法律。
中国人民银行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
当我们在生活中被拒收现金,不要觉得是在给商家添麻烦,现金支付在任何场景下都应得到尊重和接纳。我们应该勇敢亮剑,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商家拒不改正,可向有关机构举报其违法行为。
中国人民银行正在开展整治拒收现金专项行动,近日对多起拒收人民币现金的处罚案例予以公示,涉事单位包括房地产公司、餐饮公司、保险公司等。
从社会层面来讲,能否自由选择支付方式,是一个社会是否友好宜居的缩影,不能让一部智能手机划出“数字鸿沟”。我们从孩童而来,也终将老去,每个群体都不应该被时代抛弃。
希望这些拒收现金的商家、机构们,多想办法,少找借口,让20个1角硬币买不来冰淇淋的委屈,不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