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网评大赛㊽】东湖评论:踏着求变的鼓点,舞出千年古城的辉煌蝶变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2023-10-29 10:14

“千年古都显门楼,湖北鄂州欢歌舞”。鄂州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城市。这座千年古城,自1983年批准设市至今,一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踔厉奋发,接续奋斗,乘着时代大潮,以勇气与决然为帆,以团结与奋进为桨,始终坚持“求变”,不仅于无路处蹚出一条新路,还逐渐发展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人才筑梦的成长基地,创新元素的汇聚高地,“舞”出千年古城新辉煌。

鄂州位于湖北省东部,别名吴都,古武昌。据上世纪以来考古得出的结论,鄂州约有5000年文明史,有文字史料可考证的历史约有4000年。鄂州市是古鄂国、楚国、吴国的都城或陪都。夏商周时为“鄂国”,春秋战国时,楚鄂王封地,楚王熊渠分封其子熊红到鄂州为鄂王。留下鄂王城、吴王城、武昌城、吴王寨、吴王读书堂、吴王试剑石等遗址。鄂州在历史上先后被称为“鄂”“武昌”“寿昌”“鄂城”。历史上的鄂州,一直是“多变”的。1983年,国务院批准建立省辖市,原鄂城县、鄂城市与原黄州区“三城合一”,并各取一字命名“鄂州”。建市四十年来,鄂州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聚势谋远,以亮眼的成绩昂首阔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要谋发展、抓发展、促创新,唯有主动适应时与势的变化。鄂州诞生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既面临“全党将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日益成为新的时代潮流”的重大历史机遇,又面对昔日三城“分灶吃饭”变为“一口锅煮饭”的严峻挑战。鄂州市委、市政府一班人危中寻机、化危为机,准确识变,厘清三城之间的财税关系,迅速破解“分饭”难题,让大家从“钱袋子”和“米袋子”的合理分配中增强获得感。仅用四个多月的时间厘清了财税关系,为新成立的鄂州市顺利开展后续工作奠定了重要经济基础,为千年古城“舞”出新辉煌谱写了激昂序曲。

经济要发展,交通当先行。建市之初,鄂州市只有武昌大道、建设街及坑坑洼洼的江碧路“两条半路”。面对市内乡与乡、乡与市、乡与区都没有相通的路,道路多为“断头路”“泥巴路”“飞沙路”的尴尬局面,鄂州市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从规划修建鄂州到黄石、鄂州到大冶的两条城际公路,搭建鄂州四通八达的公路骨架,到修建“楚天第一路”的武黄高速,再到吹响武鄂黄黄交通一体化的冲锋号;从“因为交通不便,听说要来葛店厂区大学生掉头就走”到我省首条跨市地铁线路武汉地铁11号线三期葛店段开通运营;从花湖机场从无到有,到“小鄂州,穿云端、达九州,链全球”;从鄂州港上空响起“大客轮汽笛声”到“港城时代”迎面而来。30多年前,鄂州人民科学求变,无私奉献,铺就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高速公路”。而30多年后的今天,鄂州人民继续踏着“求变”的鼓点,以武汉新城和花湖机场为重要节点,鄂州不断织密交通路网,加速成为“武汉都市圈协同发展示范区”,打造“空铁公水”多式联运示范区,绘就了一幅“立足长江、覆盖全国、辐射全球”的立体交通枢纽格局强劲图。这是鄂州于危机中识变应变求变,以打通交通“大动脉”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鄂州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抓好项目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主动求变,用实际行动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人们打造宜居宜业生活环境。建市之初,鄂州建委以“背着骂名也要干”的魄力,将凤凰广场建成远近闻名的鄂州“城市客厅”,守住了鄂州的文脉所在。接着用18年的时间,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全面退出梁子湖区一般工业,从成立梁子湖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到成为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标杆湿地。面对围湖造田、围湖养殖,导致碧波万顷的浩渺湖区美景被蚕食,洋澜湖调蓄洪能力大幅下降,灾害频发的窘境,鄂州市主动求变,以超人的眼光和敢为人先的魄力,从2003年初开始实施洋澜湖破堤还湖工程。20年的治理,已建成景中有景,园中有园、步移景换的洋澜湖(东)湿地公园,重现“湖山新雨洗尘埃,万朵青莲镜里开”的如画风光。从2006年11月中共鄂州市第五次党代会确立鄂州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的“四城”联创目标,到2010年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再到“五城”联创,鄂州市始终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殷殷期盼、对宜居宜业生活环境的不懈追求为己任,提交了一份“花在身边开、鸟在深树鸣、人在画中游”的生态文明答卷,以“天蓝、地绿、水清、景美、人和”托起这座年轻城市满满的“绿色幸福感”。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弹指一挥间,鄂州四十年。踏着“求变”的鼓点,鄂州“舞”出了千年古城的辉煌蝶变,提交了质量与温度兼具的答卷。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蓝图已经绘就,“推动流域综合治理”、“统筹四化同步发展”、“打造国际一流航空货运枢纽”、“建设武汉都市圈协同发展示范区”的思路已经明晰,这座从荆楚历史深处走出来的城市,正壮年,舞翩跹!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胡平先(宜昌兴山)

责编:丁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