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宣传部近日印发《关于开展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针对劣迹艺人对社会,特别是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严重污染社会风气的问题,逐步加大治理文娱领域歪风的力度。其中,封杀劣迹艺人的通知包括下架相关作品的规定。
“原来容嬷嬷当初扎的都是坏人啊”。前有范冰冰偷税漏税,后有赵薇作品全网下架,不少网友还在回味曾经可以收看《还珠格格》的时光。但劣迹艺人作品下架不值得过多惋惜。
角色滤镜破碎,德艺分家不值得惋惜。艺人和角色之间关系紧密。一方面,由于缺乏区别角色和艺人两者的理性判断能力,大众很容易将角色滤镜强加在艺人身上,尤其对于三观处在形成阶段的青少年而言,很容易将善良体贴的金锁等同于偷税漏税的范冰冰,让单纯勇敢的楚雨荨掩盖了代孕弃养的郑爽。另一方面,德艺不能分家,艺德有损会削减艺术作品的价值。人们难以接受正直善良的角色与丑陋邪恶的艺人带来的对比,此时角色原本高尚的行为会变成小丑的惺惺作态,无疑损害了作品的价值,这样的作品下架不值得惋惜。
经典作品丰富,劣迹作品不值得惋惜。近年来,我国文娱事业突飞猛进,涌现出不少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经典作品,深受人民喜爱。不论是《人民的名义》传递出反腐贪污必胜的信念,还是《扫黑风暴》高举着依法治国鲜明的旗帜。既能满足人民日常的文娱需求,又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人只能一笑而过的作品称不上经典,有丰富文化价值内核的作品才能真正永流传。我们从来不缺优秀的广播影视作品,劣迹艺人作品下架不值得惋惜。
团队心血浪费,自酿恶果不值得惋惜。一人失德,全队遭殃。制片团队与艺人之间应是共荣辱的合作关系。艺人不珍惜羽毛,学艺不修德,应当承受社会的指责,接受有关部门的惩处。片方在选角时忽视艺人劣迹行为,盲目追求流量,签订合约时忽略艺人失德造成团队损失的情况,必然要为艺人失德承担风险。艺人不重视德性修养,片方敷衍选角与合约制定,换来的只能是自讨苦吃,不值得惋惜。
艺人与作品共荣辱,艺人的三观正,作品才显光芒。广播影视作品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如同春风般洗涤人们的心灵,如果夹杂着刺鼻的气味,便会驱散人群。下架劣迹艺人作品,不必过于惋惜。
稿源:荆楚网
作者:陈若妍(重庆大学)
指导老师:刘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