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荆楚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东湖评论:“双减”助力教育“减负”开花结果

杨亚琨 2021-09-01 10:55 荆楚网  

中小学生负担过重问题由来已久,“减负”工作也并不是近些年才启动。从1978年片面追求升学率纠正时期,到1993年素质教育推进时期,到2001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时期,再到2010年全方位减负时期,可以说国家从来没有停止过教育改革的步伐。

今年7月,中办、国办联合出台“双减”意见,8月底在教育部2021教育金秋系列发布会上详细介绍“双减”“五项管理”督导有关情况,各地更是紧锣密鼓出台政策抓落实。值得注意“双减”政策十分重视实地调研及督促落实工作,并充分利用了媒体舆论监督,“双减”问题专门举报平台仅成立一月就收到举报8000多条。

可以说这次“双减”政策有准、狠、硬三个特征。“狠”是下药“狠”,直接对准资本市场,掐断了资金来源,抛弃教育的逐利性质;“准”是瞄准群众诉求,把学生身心健康、家长接送不便、填鸭式教学、唯分数论等问题逐一击破,给出可操作性指导意见;“硬”是督促落实落细手腕硬,进入资本市场一律退市、未进资本市场一律不批,教培行业一律整顿,明察暗访、群众监督让违规行为无处遁寻。

让教育回归“初心”,因材施教,是我们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国人文化水平在过去几十年通过应试教育大幅跃升,这也导致近10年大学毕业生持续增加,为了避开就业压力,不少学子选择挤考编制的窄门或继续考研,更有少部分甚至直接不就业去“啃老”,对家庭及社会造成一定的负担。家长也焦虑孩子未来,养育成本不断升高,生育意愿不断降低,人口问题逐步凸显。如今,让“素质”教育来唱主角,相信未来社会对于成才有更加多元化的标准,对于成功会有更加丰富的定义,整个社会越进步越包容。

今年秋季是中小学全面落实中央“双减”文件的第一个学期,像多年的悉心栽培的树苗终于要开花结果,这个果实到底“甜不甜”,我们还需要持续关注。

来源:荆楚网

作者:杨亚琨(孝感应城市)

中小学生负担过重问题由来已久,“减负”工作也并不是近些年才启动。从1978年片面追求升学率纠正时期,到1993年素质教育推进时期,到2001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时期,再到2010年全方位减负时期,可以说国家从来没有停止过教育改革的步伐。

今年7月,中办、国办联合出台“双减”意见,8月底在教育部2021教育金秋系列发布会上详细介绍“双减”“五项管理”督导有关情况,各地更是紧锣密鼓出台政策抓落实。值得注意“双减”政策十分重视实地调研及督促落实工作,并充分利用了媒体舆论监督,“双减”问题专门举报平台仅成立一月就收到举报8000多条。

可以说这次“双减”政策有准、狠、硬三个特征。“狠”是下药“狠”,直接对准资本市场,掐断了资金来源,抛弃教育的逐利性质;“准”是瞄准群众诉求,把学生身心健康、家长接送不便、填鸭式教学、唯分数论等问题逐一击破,给出可操作性指导意见;“硬”是督促落实落细手腕硬,进入资本市场一律退市、未进资本市场一律不批,教培行业一律整顿,明察暗访、群众监督让违规行为无处遁寻。

让教育回归“初心”,因材施教,是我们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国人文化水平在过去几十年通过应试教育大幅跃升,这也导致近10年大学毕业生持续增加,为了避开就业压力,不少学子选择挤考编制的窄门或继续考研,更有少部分甚至直接不就业去“啃老”,对家庭及社会造成一定的负担。家长也焦虑孩子未来,养育成本不断升高,生育意愿不断降低,人口问题逐步凸显。如今,让“素质”教育来唱主角,相信未来社会对于成才有更加多元化的标准,对于成功会有更加丰富的定义,整个社会越进步越包容。

今年秋季是中小学全面落实中央“双减”文件的第一个学期,像多年的悉心栽培的树苗终于要开花结果,这个果实到底“甜不甜”,我们还需要持续关注。

来源:荆楚网

作者:杨亚琨(孝感应城市)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template 'shared/relate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