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年轻人喜欢看经典老剧,早已不算是新闻了。每隔一段时间,一些陈年旧剧就会掀起一波“回忆杀”。最近,诸如#还珠格格当年的开机合影# #武林外传里的bug有哪些# #孙悟空对女孩子有多温柔#等话题频上热搜,再现了年轻观众拥抱经典老剧的满满热情。
于年轻人而言,炎热的夏日在空调房里吃西瓜时煲一部《甄嬛传》,才是假期的“正确打开方式”;忙碌的工作后打包饭菜的同时看一集《家有儿女》,才是下饭的最佳选择;下班回家后边拖地边听一段《武林外传》,才是干家务的正确姿势……一边做自己的事,一边按下播放键,从哪一集开始看或者听,都是那种让人安心又熟悉的“配方”。正因如此,无论是耳熟能详的BGM,还是听了上句就能接下句的经典台词,这些播出长则超过30年短则超过10年的经典影视剧,正在成为年轻人们新的选择。
对于在电视媒体环境中成长的年轻一代来说,电视剧是年少记忆的重要载体。哪怕熬夜也要等着看22点金鹰剧场的《一起来看流星雨》,暑假作业没写完却一定得追的《还珠格格》,躺在外婆家的凉椅上午睡也要听着《西游记》……一部经典老剧的背后,可能是一次赶作业的焦虑场面、一位陪伴自己长大的亲人等。时过境迁,当再次重温旧剧时,重温的却不仅仅是那些印象深刻的角色和了然于心的剧情,更多的则是那段再也回不去的年少时光、那些再也见不到的人和再也找不到的情感。正如网友评价《新白娘子传奇》时所言,“已经不光是一部电视剧,而是一种花露水的气味,切西瓜的声音,夏夜的凉风,回不去的河流。”一部部陈年旧剧,犹如一个个留声机,记录着那些无忧无虑的年少岁月。一波波“回忆杀”、一阵阵“怀旧风”、一句句“爷青回”过后,疾驶的时光列车似乎放慢了速度,逝去的情感开始变得清晰可触,让人烦恼的现实开始多了一份慰藉。
当然,抛开情怀,这些陈年旧剧之所以能让年轻人一遍遍重温,离不开互联网环境赋予的二次解读与二次创作。初看不识剧中意,再看已是剧中人。年少记忆里的深情男主何书桓却是个“渣男”,《武林外传》的邢捕头被提名现实生活最受欢迎角色……网络上这些对台词和角色的热议,是年轻人对为人处世的经验总结,也是对人生哲理的细细品味。另一方面,年轻人通过表情包、短视频、P图、鬼畜等方式对经典影视剧进行二次创作,为老剧赋予新梗,也掀起一阵阵旧剧狂欢。《三国演义》的“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甄嬛传》衍生而来的“甄嬛体”……玩梗的背后,不仅有年轻人们将经典作品注入现代元素的激情,也满是彼此之间心照不宣的默契。
事实上,年轻人对老剧的热衷,也说明匠心独运的创作才能历久弥新。经典老剧的深入人心,固然有过去文化生活和个人成长经历的因素,但更重要的用心用情的创作和工匠精神般的细细打磨。而纵观近期口碑满满的新剧,无论是讲述走心扶贫故事的《山海情》,或是被网友誉为“红色盲盒”的《理想照耀中国》……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经典旧剧,还是精品新剧,注重质量和作品本身,观众也会用脚投票。如此看来,年轻人爱追经典老剧,或许也是一个提醒:唯有心怀对观众的敬畏,守住创作的初心,葆有对经典的追求,用匠心打磨品质,才能让作品真正留在人们心中,才能创造出更多的影视剧经典之作。
来源:荆楚网
作者:徐美林(湖北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