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民大教授入村传技 赤松茸产业落地生金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2025-11-22 18:33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杉 许文秀 通讯员王敏  李忠贤)近日,中南民族大学熊海容教授带领团队深入恩施巴东县野三关镇瓦屋场村,为当地秸秆-大球盖菇种植产业提供专项技术指导。

瓦屋场村位于武陵山区,玉米秸秆资源丰富,但以往难以有效利用。村里曾尝试发展天麻、贝母等产业,均因技术瓶颈导致效益不佳。中南民族大学在“百校联百县兴千村”行动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迅速组建专家团队进行对接。

在瓦屋场村村委会,熊海容教授面向全村致富带头人及种植户举行技术座谈会。他系统讲解了赤松茸的栽培技术规程,从场地选择、培养料配比到播种采收,逐一拆解关键环节,并用通俗语言阐释科学原理。“赤松茸种植刚好利用农闲期,村里的玉米秸秆都能变废为宝。”种植大户邓贵学在记录要点时说道。

理论还需实践检验。王德彬副教授走进田间,现场演示培养料发酵与菌种播种技术。她亲手操作并讲解:“玉米秸秆需打碎至5厘米左右,用生石灰水充分浸泡24小时以上,能有效抑制杂菌。”对于农户的疑问,她蹲在田埂边逐一解答,手把手纠正操作。

“教授们的讲解和指导让我们心里有底了。”种植户邓青表示。村委会主任谭贤用认为,此次技术帮扶为菌菇产业注入了强心剂。下一步,村里将组织技术互助小组,推广标准化种植模式,让生态循环农业成为村民增收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