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缪子龙 方婧)春华秋实,岁物丰成。自国家部署建立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以来,已悄然走过一年光阴。这一年,是金融“活水”普惠广泽、精准滴灌小微企业的一年,是政策导向和市场实践紧密衔接、高效共振的一年,更是普惠金融服务迈向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一年。一年来,武汉农村商业银行加快推进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落地,聚焦科技、民生、绿色等重点领域,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全面落实“信贷直达、快速便捷、利率适宜”的总体要求,为小微企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资金动力。截至目前,武汉农村商业银行已累计走访小微客户10.87万户,授信2.15万户,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423亿元。
武经开支行:多方协作精准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

武经开支行聚焦科技型小微企业资金需求,持续深化和地方政府、产业园区、行业协会的协作,构建起“清单接收—精准推送—专人对接—限时办结—反馈督导”的全流程闭环服务机制,实现对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的高效识别、快速响应。
武汉某包装印务公司是湖北省专精特新企业,在包装印刷领域拥有多项专利,技术实力突出。近期,企业计划扩大生产规模,被工业园纳入“小微企业融资推荐清单”。武经开支行结合企业的知识产权优势,采用专利权质押方式,协助企业完成资产评估、质押登记等一系列流程,为其成功发放1000万元贷款资金,及时保障了企业购置设备和扩张产能的资金需求。
武经开支行通过从“需求清单”到“信贷资源”的高效转化,不仅顺利打通了政、银、企之间的信息壁垒,强化了多方协同效能,更显著提升了金融“活水”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精准滴灌能力,为区域科创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江汉支行:“首贷”钥匙打开企业成长之门
江汉支行持续深化与街道、社区的协作,通过开展系统性、全覆盖的“地毯式”摸排,累计走访企业超900户,建立起“潜力企业台账”,为符合条件的首贷户提供“一对一”专属金融顾问服务,切实破解企业“首贷难”问题。
武汉某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新成立的科技型人力资源企业,具备良好发展前景,但因成立时间短且缺乏足值有效抵押物,难以获得贷款资金支持,始终欠缺发展“东风”。江汉支行在对辖内企业开展走访摸排时,迅速响应企业的融资需求,为其精准匹配适合“轻资产”特征的融资产品,最终成功为企业发放300万元贷款资金,助力企业成功获得“首贷”,顺利打通发展堵点。

面对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江汉支行形成了“摸排精准化、产品场景化、服务专属化”的三位一体金融服务模式,以政银合力为“基石”、以创新融资为“利器”、以专属陪伴为“纽带”,成功化解企业首贷难题,实现了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精准助力。
青山支行:特色产品满足企业多元融资需求
青山支行依托“汉融通”“鄂融通”等政务数据平台,构建基于大数据的客户精准画像体系,积极推广“速E贷”“政采贷”“公积金增信贷”等特色融资产品,精准满足小微企业的差异化融资需求,有效提升了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和企业满意度。

武汉某商贸公司从事硅钢贸易多年,近期,受外部经济环境影响,企业面临应收账款周期延长、现金流日趋紧张的压力,且缺乏足值有效抵押物,申请传统贷款困难重重。青山支行借助大数据风控模型,对企业的政务数据与经营信息进行全面分析,为企业精准匹配全线上信用贷款产品“速E贷”,通过全流程线上化操作,迅速完成从申请到放款的全流程,成功为企业发放162万元信用贷款,助力企业及时填补资金缺口,保障正常经营和发展需求。
青山支行依托政务数据平台,构建起客户精准画像体系,实现了智能风控和高效审批,全面提升了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的效率和水平,为新形势下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写下了生动注脚。
汉南支行:政策工具助力企业经营降本增效
汉南支行积极响应国家减费让利政策,一方面积极运用“支小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另一方面主动协助企业申报相关财政贴息政策,确保各项金融惠企措施精准直达目标客群,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融资贵”难题。


武汉某种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农业科技研发的创新型企业,因科研需长期投入,面临较重现金流压力。汉南支行在得知企业的融资需求后,为其量身定制“鑫知贷+科技助微贷”组合融资方案,成功为企业授信1000万元,并同步运用“支小再贷款”等政策资源,执行专项优惠利率,协助企业申请贴息支持,帮助企业在快速发展的道路上实现“轻装上阵”。
汉南支行在为企业发展注入充足资金动力的同时,通过主动让利,切实减轻了企业的财务负担,不仅彰显了武汉农商行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决心,也进一步拓宽了众多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渠道。
未来,武汉农商行将继续当好服务小微企业的“店小二”,持续聚焦小微企业发展的难点、痛点,不断优化服务体系、创新产品应用,以更多具有针对性的金融解决方案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以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金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