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易帆)“欠了大半年的工资终于到手了!”近日,建始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办公室内,拿到工资的农民工老李四人激动不已。
四名农民工此前在某工程项目务工,工程竣工后,雇主却以“工程验收未结算”“资金周转困难”等理由一拖再拖,多次协商未果,四人无奈向法院提起诉讼,经法院调解后,雇主仍拒不履行付款义务,四人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建始法院执行局立即将该案列为涉民生重点案件,执行干警第一时间启动财产调查,很快就发现被执行人名下有可供执行财产,明明具备履行能力,却在收到执行通知书后仍百般推诿,显然心存侥幸想“赖账”。
“对恶意欠薪零容忍!”为守住农民工权益底线,建始法院执行局果断出手,依法作出对被执行人司法拘留15日的决定。强制措施的威慑力立竿见影,拘留措施执行后,被执行人的家属主动联系法院,积极筹措资金,将金额较少的三名农民工工资一次性付清。
“拿到钱的那一刻,心里的石头总算落地了!”拿到工资的农民工王师傅激动说到。这波“硬核”操作,不仅解了三名农民工的燃眉之急,更彰显了司法权威不容挑衅的鲜明态度。
剩余一名农民工2.8万元的工资款,却因被执行人当下资金紧张陷入僵局。“强制执行要讲力度,还要讲温度。” 执行干警主动当起“调解员”,一边向申请人说明被执行人实际情况,讲清“一次性追讨欠款可能拿不到全款”的现实问题,一边与被执行人沟通,阐明“分期履行也是弥补过错的机会”。经多次释法明理,双方终于达成共识,被执行人先行支付8000元,剩余2万元分6期还清。
“我不该拖欠民工工资,更不该对抗法院判决,一定按协议准时付钱!”执行干警前往拘留所与被执行人沟通,面对法律威严与耐心劝导,被执行人由衷感慨。鉴于被执行人已履行部分义务、达成和解且有明显悔改,建始法院依据法律规定,审慎作出提前解除司法拘留的决定。
“法院既帮我们要回了钱,又给了对方改正的机会,这才是真正的公平正义!”拿到工资的农民工对执行结果满心认可。从果断拘留到温情和解,这起案件的办结,恰是建始法院践行司法为民的缩影,对恶意欠薪者“亮剑”,用强制措施守住公平正义底线,对确有困难者留“空间”,用柔性举措传递司法温度,真正实现了法律效果、社会效果与民生效果的统一,也印证了司法不仅有“雷霆手段”,更有“为民情怀”,公正司法终是保障群众权益最坚实的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