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锐评丨26元深夜上门开锁被收1300元,明码标价不能只是“做样子”

极目新闻 2025-11-04 11:57

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近日,有杭州网友称,通过某平台预约26元上门开锁服务,最终却被收费1300元。

该网友告诉记者,事发于10月24日深夜,开锁师傅上门后表示,锁具结构较为复杂,无法正常开锁,只能强行更换。换锁后,师傅才列出费用清单,包括锁芯588元、把手288元、夜间服务费200元等多项,总计1300元。自己未在服务开始前问清价格,事后通过平台投诉,经协调,商家最终同意退还500元。

涉事商家表示,页面已作价格提示,“26元”仅为白天期间的纯上门服务费,并不包含开锁、换锁等具体项目费用,且服务需双方协商。(据11月4日经视直播)

该网友的遭遇引发广泛共鸣,平台上标低价,上门后收高价,这类消费纠纷绝非个例,是包括开锁在内的,上门服务行业中长期存在,十分常见的“套路”。

表面上看,商家似乎已经履行了告知义务,26元确实不符合开锁的市场价格,网页上的小字也标明了这只是白天的纯上门费,但标低价吸引顾客,再用小字免责,这种提示不像是诚实对待消费者,更像是在“做样子”。

开锁服务往往具有紧急性和专业性的双重特点,当消费者深夜被困门外时,哪有耐心逐行研读那些专业术语堆砌的说明?真正的明码标价应当像超市货架那样清晰直观,而不是把关键信息藏在角落。消费者下单时,商家未主动、明确地告知完整的收费标准,让消费者一步步踩入“价格陷阱”。开锁师傅上门后,又以锁具结构复杂为由,诱导消费者从开锁变为换锁,列出高额费用清单,存在诱导消费的嫌疑。

这种先以低价引流,上门再以各种理由加价的行为,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却几乎成为了上门维修行业的“潜规则”,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啄木鸟”维修平台“小病大修”、价格虚高,其实就是整个行业乱象的缩影。而比起其他维修,开锁、换锁与家宅、人身安全息息相关,消费者更容易在安全焦虑的驱使下,被迫接受不公平、不合理的价格。

虽然此次事件中,消费者投诉后商家退了500元,但800元的换锁费用,依然难言合理。开锁换锁是非常基础的民生服务,关乎千家万户的安全,不能任由整个行业价格混乱、坐地起价,让消费者购买服务时还要时时警惕,步步惊心。规范平台和商家行为、推动行业价格透明化迫在眉睫。

要根治行业顽疾,保障消费者权益,不能仅靠消费者事后投诉或平台个案调解。整个O2O维修行业都需要建立更规范、更透明,实实在在明码标价的价格体系。商家要诚信经营,严格履行明确告知义务。不能只在页面角落设置模糊提示,而应将收费标准以清晰、醒目的方式呈现给消费者,在服务前主动与消费者沟通确认每一项服务内容及价格,确保消费者在充分知情的情况下做出选择。平台要加强对商家的审核管理,不能仅展示部分基础服务费用,应要求商家完整、准确地公示所有收费项目和标准。同时,对于商家违规加价的行为要重点管理,畅通消费者投诉渠道,及时为消费者解决问题。

市场监管部门需完善行业服务标准,将开锁等上门服务纳入重点监管领域,对“低价引流+现场加价”的行为依法从重处罚,长远来看,不妨顺应网友的呼声,考虑对开锁等特殊行业实行价格备案管理,同时鼓励行业协会制定标准服务流程和参考价目表,让明码标价从“摆样子”变成“硬规矩”,上门服务才能真正回归便民初心,消费者才能在急需时享受到安全规范、价格合理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