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刘文颖 实习生 段峣 黄皙真 通讯员 田晨希)“我负责的片区独居老人比较多,社区经常组织传统佳节的活动,也经常邀请我们参与,时间长了,社区慢慢带动我们参与老人送餐和屋顶花园建设项目,我们觉得很有意义,在这个社区也感受到了归属感。当时发生火灾的时候,根本没时间考虑害不害怕,身体本能就冲进去灭火了。”今年2月,青山区顺丰快递员尤小庆在118社区派件时,发现一位82岁独居老人家中洗衣机起火,浓烟弥漫,而老人因感官和腿脚不便未能察觉。尤小庆果断冲入屋内,用水初步扑灭火势并安顿好老人后报警,直至消防员赶到才默默离开。

2月12日,武汉市青山区顺丰快递小哥尤小庆救火现场
近年来,青山区坚持以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所需所求为导向,打造“青新”新就业群体服务品牌,通过网络线上征集新就业群体需求,以“先把服务做进去,再把作用带来”理念,联合各方力量持续细化新就业群体关心关爱举措,在工作便利、生活服务、权益保障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不断提升新就业群体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从而转化为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动能,实现“双向奔赴、互助共赢”的良好局面。
构建线上渠道,织密“连心网”
针对新就业群体所需所求,建立收集诉求响应机制,区级开设“我为青山献一策”线上人民建议征集平台,在各新就业群体服务驿站广泛推广“需求调研”二维码,只需动动手指,即可随时随地提交建议、反映诉求,实现建议征集“全天候、零距离”。联合物业行业综合党委建立“青新·悦行”小程序,全面推进“友好小区”建设,为外卖小哥提供小区平面图、物业补给点、小区新消息等,避免出现“门难进”等情况。今年共收集网络有效问卷510余份,针对问卷结果,出台《青山区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措施十二条》,涵盖基础保障、学历提升、法治护航等,形成工作闭环。
强化组织保障,筑牢“暖心巢”
着力破解新就业群体“找不到组织”的难题,依托行业协会、平台站点、群团部门等灵活组建党群组织,持续扩大党组织在新就业群体中的覆盖面。区级建立新就业群体服务中心、货车司机之家、网约车司机之家3个服务点和2家“青新·一平米”营业厅网点驿站;街道社区建成58个“暖新驿站”;行业主管部门设立11家“小哥食堂”,推动形成三级架构的“15分钟服务圈”,一站式解决“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问题。同时,联合政法单位,建立新就业形态一站式调解服务中心,提供法律咨询、劳动争议调解、法律援助等服务,今年开设新就业群体法治课堂28次,成功为一名新就业群体挽回经济损失超10万元。

外卖小哥在“小哥食堂”就餐
聚焦群体需求,办好“贴心事”
针对网络诉求征集的建议,推动全区“六大友好”71个“友好场景”建设,提供精准化、个性化服务。搭建“友好医院”,打破传统医疗机构“坐堂行医”的模式,为新就业群体提供错时接种、健康义诊、理疗折扣等服务。“友好社区”在提供设施保障的基础上,帮助解决子女托管、临时住宿、互助医疗等实际困难。
同时,持续关注群体长远发展,建立技能培训体系,开展交通安全、客户服务、网络技术等针对性培训,提升职业素养。

青山区顺丰快递小哥参与社区共建
推动融入治理,提升“归属感”
建立健全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激励机制,依托“江城小蜜蜂”平台、积分兑换机制,调动新就业群体参与文明创建、平安建设、助老服务等工作的积极性。建立意见建议直通车机制,听取他们对城市管理、社区建设的看法。近年来涌现出“救火小哥”尤小庆、“反诈跑腿”徐亮、“金牌网约车服务”石妹娜、“五星快递员”张诚、“困难结对”小哥谭亚华等基层治理的“移动探头”,有效助力织密安全稳定的平安网。
报名单位:中共武汉市青山区委社会工作部

第七届“湖北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典型案例”宣传展示活动正在报名参选阶段,欢迎省内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积极报名。栏目组将对报名参评的案例择优刊发,推介并分享各地在助力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的过程中,涌现出的创新经验和做法(仅分享刊发,不作为评选依据)。
报名邮箱:2815433597@qq.com,咨询电话:027-88567717。
报名详情及下载报名表点击:“建功支点 网聚力量”!第七届“湖北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典型案例”宣传展示活动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