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恩:“花甲姐妹”借款生隔阂 法官温情调解化心结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2025-10-30 15:08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陈星宇、赵盈雯)10月28日下午,走进宣恩县人民法院立案大厅,脚步声、咨询声、打印机运转声交织在一起,这是基层法院立案窗口一天中最繁忙的时段,也是司法服务的第一线。

此时,一位手拿文件袋的阿姨在立案窗口焦急地张望。“阿姨,您是来立案的吗?”法官连忙上前询问,阿姨擦拭着脸上的汗水,“哎呀,我姓姚,老姐妹借钱不还,我来法院起诉,可是刚刚才发现早上打印的起诉状上原告和被告弄错了,这可怎么办才好?”“您放心,我们窗口有起诉状示范文本,您可以到我们涉老专窗重新填写。”见状,涉老窗口诉讼指导员拿出要素式起诉状,指导姚阿姨填写并办理立案手续。

因一网络投资,数载友情不在

通过咨询当事人,查阅卷宗,法官得知原告姚阿姨与被告张阿姨均已年过花甲,原本是相识多年的好姐妹。此前,张阿姨参与网络融资平台投资向姚阿姨借款57500元,双方未明确约定还款期限。后来,姚阿姨又在张阿姨处购买保健品,产生3680元货款未支付。随着时间推移,张阿姨发现融资平台未能兑现承诺返还本金及利息,不仅自己的存款“打了水漂”,好姐妹的借款也搭了进去,昔日情谊只留下无尽的埋怨和争吵。万般无奈之下,姚阿姨将张阿姨诉至宣恩法院,要求其偿还全部借款及利息。

考虑到双方均为老年人且情绪较为激动,若简单采取判决方式,可能进一步激化矛盾,法官决定开展先行调解工作。

细致核算破局,温情调解化结

调解当日,立案庭准备了老花镜、放大镜和温开水等暖心物品。起初,双方当事人意见不一,姚阿姨情绪激动地诉说自己的催款困境,张阿姨则面露难色,称自己被骗,无力偿还欠款。

法官并未急于推进调解,而是先以拉家常的方式安抚双方情绪:“大家都是年轻时相识,三十多年风里雨里互帮互助的姐妹,在我们小辈看来,这种友情太难得了,真没必要为了钱伤了和气。咱们今天坐在这里,就是解决问题,把账捋清,把气捋顺。”随后,法官针对案件争议事项展开细致核算,将借款本金、保健品货款抵扣金额、利息计算标准等逐一列出,并用大号字体制作成清晰的核算清单,逐一向两位老人讲解说明。

“张阿姨因为防骗意识薄弱,被某些网络融资平台骗了,现在自己存款也折进去了。姚阿姨,您看,能不能先让其返还一部分欠款,后续分期支付余下欠款缓解一下她的经济压力,这样您看行吗?”法官考虑到张阿姨的经济状况,提出分期还款的调解思路,并耐心沟通每期还款金额与时间节点。

姚阿姨叹了口气:“老张遇到这事也不容易,我知道她家里实际情况,只是她欠了钱不敢面对我,我实在太生气了,这才选择到法院来。我是同意分期付款的,关键是老姚要守信呀!”听闻此话,张阿姨哽咽着说道,“老姚,我真的不知道说什么才好,这事儿是我对不住你,我以后一定按照这个方案执行。”

最终双方达成一致协议:扣除3680元保健品货款后,张阿姨分期偿还姚阿姨本金及资金占用费共计56320元。

关怀不止步,重阳“大礼包”

调解协议签订后,考虑到两位老人对法律程序不熟悉,法官又为她们详细解读了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和未按期履行强制执行的法律后果。同时,还结合近期高发的网络诈骗案例,普及了相关法律知识,提醒她们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真没想到法官这么有耐心,不仅帮我们调解好了纠纷,还贴心地讲了这么多法律知识!”姚阿姨握着法官的手激动地说。张阿姨也连连道谢,表示会严格按照协议按时还款,不辜负法官的用心调解。

“重阳节快到了,我跟各位长辈们赠送一个‘法治大礼包’,希望大家今后擦亮双眼提高防骗意识,分清到底是陷阱还是‘馅饼’。”望着和好的二人,法官心中升起融融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