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建成全国最大人形机器人“黄埔军校”

湖北日报 2025-10-27 07:37

湖北日报讯 (记者马文俊、通讯员胡龙丹)“光子”市运动会传火炬,“大壮”流水线“打螺丝”,湖北人形机器人近来火速“出圈”,而被称为人形机器人“黄埔军校”的训练场,也在加速壮大。

10月24日,从位于光谷的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获悉,随着近期孵化器一期投用,总面积达12000平方米、投资超2亿元的创新中心,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场景最丰富的人形机器人专业训练平台。

在这里,从超市购物到餐厅服务,从家居整理到工业操作,按照数采订单的实际需求,23个高仿真场景和10多个临时场景中上百台机器人同步训练并同步采集数据,预估一年可采集超百万条环境交互数据,为机器人“大脑”进化提供底层支撑。

同时,孵化器内已入驻零工科技、青瞳视觉等4家企业,另有加速进化、灏存科技等6家企业即将签约入驻,并配备实训基地,针对性打通本地具身智能创新链的关键节点。未来孵化器面积将拓展至3万平方米。

今年6月才揭牌的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为何这么快就启动孵化器项目?

“抢抓新机遇、新赛道,时不我待。成立之初,我们便围绕‘动作训练场、数据采集场、应用实践场、人才培养基地’四大功能布局,致力于打通从技术到产业的‘最后一公里’。”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孵化器提供“拎包入驻”服务,三年免租,并为企业积极对接湖北人形机器人母基金等投融资平台,持续推动产业链集聚。

9月,中心已与华威科合作,启动建设行业首个开放架构的触觉训练中心,今年底首个千万级参数的触觉大模型将在此诞生。紧邻的湖北人形机器人产业园内,还预留了核心零部件与整机制造基地,提前布局“研发—生产—应用”闭环。

目前,随着武汉格蓝若、光谷华汇等15家企业落户,在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周边,机器人整机、零部件、算法全产业链集聚效应初显,“15分钟创新圈”呼之欲出,助力湖北构建千亿级人形机器人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