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黑龙江五常市网友拍下一段视频,百余只本应南迁的燕子滞留在当地,聚集在一户人家门口取暖,有部分燕子已经死亡,该视频发布后引发关注,并登上网络热搜。是什么原因让本该南迁的燕子停下脚步?它们死亡的原因是什么?这是意外事件还是正常现象?
滞留燕子来自哪儿?现在怎样了?
视频中这些滞留的燕子现在怎么样了?它们可能来自哪里?来看记者的走访调查。
10月20日,在五常市沙河子镇,有居民拍下视频称,有不少燕子滞留在自家门前,其中有的已经死亡。有居民尝试给滞留的燕子投喂食物,但并未成功。目前滞留的燕子已经飞走。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教授许青告诉记者,视频中的燕子多为金腰燕,正常应在9月中旬南迁。而这批燕子在10月20日左右出现,大概率不是在五常市当地生活的燕子,可能是来自黑龙江以北、比如俄罗斯远东地区。
什么原因导致这些燕子在迁徙途中滞留?
那么,这些燕子为何会在迁徙途中滞留在五常市呢?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教授 许青:10月15日前后哈尔滨地区气温开始骤降,同时期在东北的南部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雨现象。这样,燕子就会在进入这个下雨的地区之前停留,气候条件允许再飞。就造成这一部分燕子迁徙阻隔。
部分滞留燕子死亡 是被冻死的吗?
燕子南迁过程中,气候变化是导致滞留的主要原因。而网传燕子被“冻死”是否属实?死亡现象是否常见呢?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教授 许青:实际上,降温对大多数鸟类直接的生理影响一般都很小,就是说很多鸟不怕冻,冻不死。它怕饿,它要飞行,所以说能量补充是最为重要的,能量补充能维持较高的体温。鸟类的体温平均能达到40多度42度左右,而这种阻隔,又收集不到食物,就会出现一些燕子由于缺乏能量死亡的现象。

许青表示,10 月中旬哈尔滨及东北南部气温骤降,导致昆虫数量减少,燕子食物来源不足,是造成死亡的主因。此外,部分死亡的燕子可能是出生不足3个月的雏鸟,飞行与捕食能力较弱。这种个体在迁徙过程中被淘汰,属于自然界的正常现象。
野外遇到候鸟迁徙受阻 应该怎么办?
如果在野外遇到迁徙途中受困的燕子或其他候鸟,我们该如何正确应对呢?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教授 许青:建议就是不干预,而且不接触也不干预。人在未知条件下,尽可能不要直接用手去接触野生动物。因为野生动物在自然条件下生存,它们可能身上可能会携带部分的比如说寄生虫或者是病毒等。这样的话,人和未知野生动物或者纯野生状态下的动物接触,会造成风险。
专家表示,如遇到确实需要救助的野生动物,应及时告知当地林草局等相关部门。